雖然俗語有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在真實的歷史場景中,沒有知識分子參與的世道變革,沒有一次能成。
永嘉之亂的禍首漢趙劉氏,本身便是漢化年久的屠各貴族,劉淵個人文化素質在於中朝世族名流的交往中都能不落下風。而羯趙的石勒,起事不久便創設君子營,更大用張賓等一批才力之選。
之後的前燕慕容氏,更是漢化的急先鋒,偏處遼東一隅之際便招攬了大批的北逃士人。氐羌的前秦、後秦,其統治團體更是在內遷石趙這段時期完成了對於制度的初步認識。
北魏拓跋氏那就更不必說了,簡直就是五胡之中漢化改革集大成者,對於諸夏世族門戶的拉攏倚重在諸胡政權中更是無出其右,後世影響深遠的五姓七望便初步形成於這個時期。
魏晉南北朝這一段大亂世,從發源最初便揹負著濃厚悲愴色彩的,唯有乞活軍。而能夠一直堅持本色,不與當權者完全合流,不與世族門戶達成妥協的,也唯有乞活軍。乞活是他們的最高訴求,也是唯一使命,但這訴求最終達成如何,也實在是見仁見智。
從內心而言,沈哲子是希望乞活軍能夠積極踴躍的加入到行臺中來,他也願意給乞活軍營造一個彼此都滿意的歸宿。這並不是所謂的婦人之仁,高尚一點或可稱是迴應初心,不忘自己立志北伐的舊願,讓普羅大眾都能受惠於世道的重新歸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