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懷疑是思想的起點。任何人,如果他對其所面對、所接觸的任何事物都不發生疑問,心中沒有問題,也就沒有思想的必要,也就不用去思想了。某個事情為什麼是這樣的?它是怎樣發生的?它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它對我們會有怎樣的影響?等等。有了這些疑問,人們才會去思考,才會對這個事物作出評判。否則,只能是“江山依舊”。
幸好,我們有諸如胡適這樣的,不斷尋求改變的人。
11月29日夜,胡適最後一次,修正了他與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劉半農、錢玄同等人的《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這是他們準備聯名向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大會提交的議案。
中國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標點符號的,古代讀書人首先要下“句讀”的功夫。其實,古代的外國人也不用標點符號。新式標點符號,只是五六百年前出現並推廣使用的“新事物”。
不用標點符號,不等於說不用斷句。這個斷句,是要讀者自己來做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視斷句訓練。《禮記•學記》記載:“一年視離經辨志”,即學生入學一年就要考核“離經辨志”的能力。所謂“離經”,是指離析經文文句,也就是斷句;所謂“辨志”,是指辨解文句內容。
其實,離經和辨志是同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標點文言文的過程就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標點有誤,反映出對原文的理解必定有錯誤。只有反覆考察原文,弄懂原文的含義,才能正確地標點斷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