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盛行,經常要將佛像搬運出去,舉行各種盛典,佛家稱為“行像”。但這一時期許多皇帝篤信佛教,寺廟建築和佛像都以恢弘高大為美,幾米十幾米高的佛像,若用石雕木刻,則十分笨重,難以抬起。
於是當時的工匠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夾紵法。
所謂夾紵,就是用大漆將幾層夏布貼上在泥制的佛像上,然後一層層的上灰胎,再刷大漆,在佛像外部形成一層厚厚的“殼子”。等到漆幹了之後,再將內部的泥像砸碎或者用水浸潤取出,只留下這一層輕薄的外殼。
這樣一來,佛像仍舊保持著威嚴高大的外形,卻顯得十分輕巧堅固,便於搬運。
夾紵工藝出現於西漢,興盛於魏晉。然而到了盛唐,漆器發展走上了另一條富麗堂皇的道路,出現了金銀平脫、螺鈿漆器,雕漆等的工藝,夾紵法反而逐漸沒落。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福州漆匠沈紹安在一座寺廟裡發現門上匾額內的木頭已經朽爛,但裱褙於其上的漆灰夏布卻仍舊完好無損,他深入研究之後,恢復了漢代“夾紵”技法,開創了福州脫胎漆器。
“關於福州脫胎漆器,還有個非常著名的故事。傳說鴉片戰爭之後,某英國商人攜帶了一隻一米高的脫胎花瓶回國,卻在海上遭遇風浪,花瓶沉入海底。三年後花瓶被打撈上來,卻依舊光澤鮮豔,完好無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