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白曉文也想過,用溫和的手段和公孫氏溝通,藉助他們的力量,追查龍紋金匣的線索。
不過,白曉文自己把這個想法否決了——公孫氏還是太礙事了,他們對袁氏的天然防備心理,很容易掣肘白曉文的計劃。
通過了解情況,公孫度此時在遼東根基不深,白曉文就藉著這個鴻門宴的機會,一舉搞死了公孫度這個首腦,再借著袁氏這張虎皮。根基不深的公孫氏,自然就土崩瓦解。
求著公孫氏幫自己調查線索,就算有幽州刺史的身份,也相當於隔靴搔癢。
哪比得上現在,白曉文的政令在襄平城暢行無阻,直接發動官府的力量全力調查,更加方便快捷。
王烈建言獻策,被白曉文虛心採納。這位半生不得志的老長史,對白曉文的好感度飆升,已經把他看成了一位可以託付的明主。
白曉文隨後令王烈寫招賢榜文,傳書遼東四郡各城張貼懸掛。
王烈更是親自舉薦了一位名士:“公子,我有一位朋友,名叫邴原,是北海郡人,以節操聞名於世。後來黃巾賊禍亂中原,邴原就舉家遷到了遼東避禍。公子何不徵召此人?”
三國時代沒有科舉,九品中正制也尚未誕生,採用的是漢朝傳下來的“察舉”制度來選拔任用官吏。
舉薦,幾乎是最基本的任用人才的方式了——比如荀彧向曹操舉薦戲志才,後又舉薦郭嘉,都得到了重用。
所以,三國時代計程車子特別注重自己的名聲,大部分人把孝義兩字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