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隨著諸葛亮機緣巧合幫忙搞定了飛梭彈射結構,李素“充分開發都江堰水能動力、提升蜀地工業產能”的種田計劃,也算是初步湊上了形成閉環的最後一塊短板。

水能的利用,涉及到碾磨糧食、鍛造、繅絲、紡織。其中碾米只是為了解放女性勞動力的,算是配套,本身不產生多少額外GDP。

所以這個計劃的核心遠景,大約就是“事成之後,讓蜀地的冶金、紡織業產能提升兩到三倍”。而這個實現的過程,李素也初步跟甄家的人,以及諸葛亮計算過,會比較漫長,或許要一個“五年計劃”才能完成。

主要的困難還是缺乏“擴大再生產”所需的資本,這個時代沒那麼多金融工具,有錢也沒有足夠的剩餘勞動力瘋狂搞建設。

一臺新式織機或許每年能在人力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多織出兩匹寬幅蜀錦。但機器本身的造價,可能也要三四匹寬幅蜀錦或者說十匹老式窄幅蜀錦的成本——手工業經濟時代,任何機械造價都是昂貴的,需要大量熟練工匠的投入。

而且織錦還要算其他原料成本,所以初步估算下來,每臺機器的造價要織錦三年才能回本。第四年才能有“剩餘價值”去實現“擴大再生產”,按照馬聖的經典演算法,那就是“每隔三年可以擴大產能翻一倍”。

織錦、繅絲是如此,鍛鐵和碾米的回收週期差不多也是這個速度,一切新生產工具本身的投入,短則兩年半回本,長則五年回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