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一個人的行為不單單受人生態度的約束。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幫助,態度是不會產生行動的,還需要強制的方法。新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感知和人生態度是不矛盾的,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感知總是以目標為中心進行調整。所以,這一點已經超出了生理學和生物學的範圍。感知的根源也不能用化學理論和化學實驗進行解釋和預測。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雖然關注的是心理上的目標,但是必須以生理學為基礎。比如,我們不會過於關注焦慮對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影響,而是關注焦慮的目標。
據以上觀點可知,焦慮產生的原因並不是壓抑**和難產引起的後遺症。這樣的說法簡直荒唐。我們知道,那些習慣被母親呵護、陪伴的孩子會現,他們無論何種原因的焦慮都會引起母親的注意,所以這就成為他們控制自己母親的方式。據經驗得知,怒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人或某種局勢。當我們認為身體或精神的特徵都是來自遺傳時,必須關注遺傳在向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這好像是心理學研究的唯一物件。
從任何人身上我們都會現,感知是朝著某一個方向展的,並且他對人類實現目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管是快樂的憂傷的、勇敢的萎縮的,感和人生態度總是相適應的,他們的表現方式和程度也和我們預料的幾無差別。總是在經歷了痛苦之後才有了優越感的人,不會因為這點成就而變得快樂。如果我們多加註意,就會現感知也是可以被我們呼來喝去的。那些患有廣場焦慮症的人,獨自一人在家或者派遣別人去做事時,他的焦慮就會消失。神經官能症患者當感覺到自己不能指派任何人時,就會排斥生活中的任何方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