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期各國軍事發展可用“突飛猛進”形容,首先是火器,火炮從盛元430年初次露面至今年十五年,各國積累了大量用炮經驗,黑火藥技術全面擴散,如今即便是蕞爾小國,也掌握了黑火藥的基本配方,且實戰經驗讓各國充分意識到配方的合理化。
由於鋼鐵冶煉的技術瓶頸,各國諸侯火炮技術逐漸迴歸銅炮,並取得長足進步。單兵火器仍未改變肩扛式點火發射的毛病,但增加了發射架用以支撐。
同時新出現了兩種火器,一種仍以肩扛式發射,但使用了獨特的“繩帽槍”,另一種插在木杆上,塞滿鐵砂或大號鉛丸,使用時點火槍口對敵噴射,類似於明朝的三眼火銃。
兩者皆以銅鑄,口徑達二十五毫以上(約合公制22.5毫米左右),“繩帽槍”仍採用肩扛式發射,火門在後,但火門上有一桶狀銅帽翻蓋,翻蓋內以棉絮侵染石油和動物油蠟,使用時點燃,使用者扛在肩上只需拉動繩索,將翻蓋壓在火門上,即可發射。
百里燕令御客竊取研究後驚為天人,此種火器雖然簡陋,但是翻蓋極為可靠,火種留存時間長,不需要像火繩槍不斷調整火繩長度。
同時由於石油的緣故,火苗不易熄滅,即便大雨滂沱,也很難熄滅,可靠性很高,基本實現一人操作裝填發射,已具備一定的實用性,且比火繩槍要更為可靠和實用。
若不考慮當下技術本身的限制帶來的效率問題,此種火器在當下技術條件下,已是十分先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