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簡簡單單的一句回答,彷彿耗盡蘇禾畢生的氣力。如他這般光明磊落的漢子,生平至今從未表現過如今日這般糾結與不安,簡直比與人大戰一場還要虛脫。
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對忽烈意味著什麼?對柳尋衣又意味著什麼?
與此同時,蘇禾的回答也如一聲滿懷悲愁的喪鐘,響徹在柳尋衣的耳畔,令他心灰意冷,靜如泥塑。
這一刻,眾人迥然不同的反應和表情,簡直可以用精彩絕倫來形容。
忽烈的若有所思、汪德臣的如釋重負、趙馨的失魂落魄、潘雨音的愁眉不展,馮天霸、黎海棠、悟禪的垂頭喪氣,殷戰及汪古部眾勇士的難以置信……
形形色色的心思百態,竟在朗朗乾坤,惠風和暢的茫茫草原不期而遇,著實令人五味雜陳,不知其味。
果不其然,蘇禾和柳尋衣打骨子裡是一類人。在家國大義面前,私情永遠不可能掩蓋國恩。
蘇禾的回答即是如此,他明知柳尋衣的心意,可在回答忽烈的質問時非但沒有幫他遮掩,反而有意無意地對其稍加抬舉。
一句“不遑多讓”,將柳尋衣日思夜盼,來之不易的希望瞬間擊潰。
“王爺!”
汪德臣再一次打破眾人的沉思,向眉頭緊鎖的忽烈建議道:“呼蘭固然身手了得,但比起蘇禾卻是小巫見大巫。因此,我希望王爺駁回柳尋衣的提議,不要將軍國大事寄希望於一場小小的切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