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倫敦不僅是英國的心臟,也是整個歐洲的心臟,在繁華的倫敦,無數條道路交錯縱橫,各色各樣的建築佇立在每條道路的兩邊。
倫敦大波特蘭大街,名字早已出現了幾百年,道路兩邊都是一些古老的建築,儘管在過去的歲月裡,許多建築拆拆建建,但是依舊難掩其古樸的氣息。
在大波特蘭大街49號,有一棟十分古老而又特殊的建築,無論是地基還是雕刻,都顯露出這是一棟英式建築,但是建築的表面,又有各式各樣的裝飾和木雕,充滿了華夏文化色彩。
傳統的英倫風格竟然和大氣而柔美的華夏文化色彩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這棟建築不是別的,赫然是華夏駐英大使館!
在1877年,按照無能的清政府簽訂的《煙臺條約》的條款,時任閩省按察使的郭嵩燾赴英“道歉”並出任公使,在郭嵩燾一行抵英之前,時任清朝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蘇格蘭人金登幹已經租好大波特蘭大街49號。郭一行抵倫敦後便下榻在這座100年前,也就是1777年建造的五層樓房。
之後,郭嵩燾向維多利亞女王遞交國書,從那時起,郭嵩燾成了華夏第一個駐外使節。
而大波特蘭大街49號從此便成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駐外外交機構,且一直沿用至今!
此時,在駐英大使館裡的豪華接待廳裡,夏禹等人全都在裡面,且夏禹正和大使錢文超相談甚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