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最先有大動作的,便是從1973年股災之後抄底撿便宜吃了個滿嘴流油後世四大地產大佬。
李嘉城、郭得勝、李召基、鄭裕同四人紛紛抄底擁有大量地皮的地產公司或者已經建成的物業。
其中資金最強悍,手筆最大的赫然是李召基這位四人中最能把握資本市場的大佬。
沒辦法,誰讓這一次股災爆發地這麼突然呢?
雖然夏禹的九鼎財團跟太古財團鬥了一段時間,只要有危機感的人都會在那個時候想辦法套現股票籌集資金,但是畢竟時間還是太短了。
李嘉城、郭德勝和鄭裕同雖然高位套現了一些股票,也從其他渠道籌集了一些資金,但是肯定是比不上李召基的。
光是恆基兆業在六月份一舉上市就融資了十億港幣。
再想想1973年股災之前,李召基抓住時機,將剛剛成立幾個月的永泰建業公司推上市,籌集到了一大筆資金,用於股災之後的抄底。
這一幕,何其相似!
李召基的能力和嗅覺,非其他三人可比。
當然了,現在股災爆發後,銀行擠提危機還未解除,資金鍊斷裂的公司不知凡幾,想要在這個時候抄底的大佬自然不止李召基和李嘉城等四人。
胡映湘、王德暉、羅英石、田元灝等等大佬也紛紛下場。
只不過他們的收購併不侷限於上市公司。
即使是針對上市公司的收購,也大多並不是都從股市收購股票,為了提高效率和節省成本,他們直接找到股東,跟夏禹一樣,三兩下談成後直接簽署合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