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因為A量子和B量子是相互糾纏態的,因此當A類量子形成胚胎後,B類量子一定會形成胚胎。
這裡的胚胎利用了火星生命體技術,不一定是人類的胚胎,而是廣義人類的胚胎。
這種胚胎不需要在嚴苛的實驗室環境下發育,而是在自然的環境下就能夠發育。
如此,只要地球的A培養髮育成完成,那麼B就能夠發育完成。
此時,在地球上,將對A進行思維灌注。
灌注的或許是某個科學家的思維。
如果用生命學和物理學去看思維這個問題,思維的產生就是大腦中神經元磷類化合物電位排列的改變。
那麼就邏輯而言,因為B類生物和A類生物是相互糾纏量子分別產生的生物。
當A類生物大腦細胞的電位發生了改變,產生了思維和記憶,那麼在距離地球一光年的B類生物也產生思維和記憶。
如果這個思維和記憶是某個科學家或者是宇航員的,那麼在沒有動用任何飛行工具的情況下,他實現了瞬間轉移。
從地球轉移到了距離地球一光年地外行星,他可以在這個星球開展探索、科研等一系列的工作。
蕭銘聽著楊辰的敘述後點點頭,雖然楊辰的敘述和設想還有許多技術問題沒有被攻克,但是這個設想本身就有很大的引導意義。
人類能夠承受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至少目前知道光速飛行器僅僅是一種幻想,而且蕭銘的科技目錄中暫時也看不到光速飛行器這一選項,但是粒子接近光速的旅行,在人類理論科學中是能夠實現實現的——例如大型粒子對撞機中射出的粒子就是以接近光速飛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