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聽到秦白的疑問,張掌櫃就露出笑容,於是就開始詳細介紹起情況:
首先就解釋了個誤區。明朝的官方貨幣只有一種——銅錢。金銀等貴金屬只是作為大額交易等價交換物使用的,確實在某一方面起到了貨幣的作用,但絕不是朝廷明確認可的官方貨幣。
其實歷朝歷代都是類似的情況。道理很簡單,中國古代朝廷一直在發行銅錢吧?可有人聽說過發行金幣、銀幣的嗎?就是因為金銀並沒被認可。
不過……但是!
但是白銀已經在民間流通很廣,甚至朝廷中都已經把白銀作為了稅收和開支的計價單位,因此整個社會其實已經預設——白銀就是流通貨幣之一。
當然,一個是官方認可,一個僅僅是預設,顯而易見,朝廷就根本不會去制定,也沒制定官方的兌換率。於是基本都是隨行就市,各地方兌換率的差異就比較大。
比如說在江南,一兩白銀能換七、八百文銅錢;在京城,一兩白銀基本能換一千三、四百文那麼多。而沿著運河,基本就是越往北,兌換率就越高。井家莊基本參考的是臨清牌價,一兩銀子基本能兌換一千一百文銅錢。
為什麼差異會那麼大呢?主要江南海貿發達,大量白銀從海外湧入,造成了民間銀賤。可能有人還有疑問,難道就沒人發現這個差價?轉手就能賺取近一倍?
答案是有的,但並不多,主要是利潤太低,風險太大。風險大就很容易理解,那麼多的現錢,帶在身邊不安全。就算沒遇上匪盜,過運河稅關的時候,被那些查檢的兵丁每人抓一把,那也受不了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