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72章 禍福相依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尤其這次,東方六國的墨家子弟十分痛恨秦國武安君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士兵,所以這次動員了三千人墨家俠士守衛鄴城和宜安。

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存在。人們對俠充滿了期待,認為俠是正義、光明和公道的象徵,是替天行道的人間使者。遠的不說,倘若沒有俠,金庸、古龍的江湖裡,就少了波瀾壯闊的豪情。可是,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卻普遍不喜歡俠。雄才大略如秦皇漢武,都曾有過滅俠的舉動。那麼,俠是什麼時候產生的?秦皇漢武為什麼要滅俠?

俠是什麼開始出現的呢?西周以前,社會結構非常固定,人人安守本分,安居樂業,就像一個蘿蔔一個坑一樣,沒有什麼意外。從春秋時起,社會結構鬆動,人員流動活躍,人們從社會結構中解放出來,“士”登上歷史舞臺,他們脫離了農業生產,遊走於列國,謀求官職。“俠”就是“士”中的特殊群體。

俠士有一套高尚的原則——信義,“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為了信義,會為主人或朋友慷慨赴死,凜然之氣雖越千古而不朽。正因為有此般情懷,俠士才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風流人物。比如晉國豫讓,給智伯報仇失敗,不惜拔劍自殺。魯仲連、專諸、聶政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戰火恣起,硝煙瀰漫。列國都主動或被動地投入戰爭當中。為了在列國兼併中站穩腳跟,列國想盡辦法招攬人才,有的甚至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集信義、忠誠於一身的俠,就成為他們的招攬物件。戰國四君子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門下,就養著不少俠士,供自己驅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