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俠義如日月,不矜自光輝;
嘴上常自詡,心裡必厚黑。
都說惡人脾氣不好,那是沒碰見比他更惡的。
當官的對下級動輒上火,開口就罵,碰見比他官大的也立馬孫子。
你到哪衙門辦事,對方對你吹鬍子瞪眼,開口訓斥,你出去換上官衣,跟上衙役,他立馬改了脾氣,下跪叫你“大老爺”。
硬的劫,軟的捏那不叫英雄,那叫狗奴才;真正刀放在脖子上也不改理也不低頭的才能稱為真豪傑。可惜,狗奴才越來越多,真豪傑卻是越來越少了!
因此,“成者王,敗者寇”,有權就有理,有權就是正義,便成了人們的共識;“身在矮簷下,不能不低頭”,誰強誰是爺,便成了人們不得不研究的處世哲學。公理不存,人道喪失,只剩下了對砍的“謀略”,這就成了中國的千年“文明”!趙匡胤便是被這種“文明”薰陶出來的一個典型。
趙匡胤在汴京城橫行街市,一派老子天下第一的闊少風度,燒了御勾欄,得罪了比他爹官更大的皇帝,他便也如喪家之犬,夾著尾巴到處躲藏。
這會兒他碰上鄭恩,武功比他強,又只認死理,不知道權勢地位是什麼東西,他也只得改改脾氣。
不過,被千年文明薰陶出來的高貴者的低頭不像低賤的百姓那樣直白白的就說“我輸了”,總是要講究一些“謀略”,把不要臉的事說得很有面子似的。比如宋朝向遼、金貢銀、帛時不稱“貢”,而用“輸”或“納”字;向西夏貢銀、帛時,不稱“貢”,而稱“賜”,用以掩蓋賣國行徑。尤其是,北宋的徽、欽二帝明明被金人掠走,相當於今天做了美軍俘虜的薩達姆,可卻口口聲聲地說是“二帝北狩”,這詞用得多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