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一份《明報》售守價一文銅板,剛夠成本,即使如此,對於普通百姓,這種能買一斤白米的價格仍舊過於高昂了一些。
顧憲成曾經建議張佑將《明報》的價格定為五文銅板,他的根據是閱讀報紙之人大多是知識分子,商賈,以及官宦人家,他們都是有生計的,即使賣得貴一些,只要內容豐富,訊息靈通,他們也不會在乎。
他的建議自然是出於好心,希望張佑能夠籍此牟利,為了讓張佑採納自己的建議,他甚至舉《京報》十文銅板一份的例子,以此說明自己的定價並不離譜。
可惜他並不明白張佑對《明報》所給予的厚望,他是希望藉詞開啟民智,打破固有的傳統觀念,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更多人的,所以,顧憲成的建議遭到婉拒,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為了儘快提升您報的影響力,張佑甚至決定,在明報最初發行的這段時間裡,分文不取,免費派送。
比如登載了遼陽大捷這則訊息的那份明報,他就一次透過熱氣球散發出去近十萬份,為此,他需要倒貼起碼上百兩紋銀。
當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百兩紋銀或許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對於張佑來說卻算不得什麼。
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京城百姓,上至官商富賈,下到販夫走卒,在最快的時間之內就知道了遼陽大捷的訊息,同時,也認識到了《明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