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鳳凰山東面山腳,靠近公路的農田中,開闢出一塊空地,有一排平房,專門為知識青年修建,這些知識青年有男有女,全部來自上海,被當地人簡稱為上海知青,這裡被叫成青年塘。
青年塘的名稱來源於那個特殊的年代,不是一地僅有,全國不知道有多少個地方叫青年塘,大的有鎮,小的有村有組,奉新就有幾處叫青年塘的地方,與這裡一樣,都是村民小組。
回溯知識青年的來歷,與“上山下鄉”運動緊密相連。1956年10月25日中央下發《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第一次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成了知青上山下鄉開始的標誌。
1955年為縮小城鄉差距,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市團委的批准和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
這種歷史條件下,偉人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大量知識青年因此離開城市,下放到農村定居和勞動,首次出現歷史新名詞“插隊”,專指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生活勞動。
真正有影響的大規模“插隊”,發生在*****剛開始不久,與前所未有的“紅衛兵”運動緊密相連。“紅衛兵”運動影響之深遠,造成許多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對無數家庭造成影響,更改變了無數知識青年命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