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十一章 三河之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自應仁之亂以來,扶桑的歷史走入戰國時代,莊園制的經濟逐漸崩潰,原先的莊頭、地侍逐漸被大名的奉行取代,貫高制和兵役制之類的規章,在各地流傳開來。早期的莊頭,多半是同村的富戶地主,雖然也有些欺上瞞下貪汙賦稅的行為,但礙於鄉邑的情面,一般還不至於殘酷剝削。不過進入亂世之後,領主們彼此征戰不休,為了擴充實力,大肆地從領民身上榨取利益。在苛政的地方,農人一年辛苦下來收穫的糧食,大半要繳納上去,又要在農閒的時候承擔相當沉重的勞役和兵役。

這些沒有苗字的平民,努力工作的同時,還被稱為“賤民”。領主手下的武士殺死了農人,最多隻是受到一陣斥責而已,流竄各地的野武士,則更是囂張,甚至會明目張膽地劫掠。

商人的行徑也與武士異曲同工。因為交通不便的緣故,各地的“座”把地方保護主義發揚了最高限度,肆意控制物價,特別是控制了衣帶、食鹽這些日用品的特權商人。

實在無法忍受的農民,紛紛以村為單位,結為互助團體,企圖稍加對抗,不過這種缺乏組織性的自發行動,往往收效甚微。

這就給一向宗——也就是淨土真宗的傳播創造了最好的現實基礎。

佛教東傳入扶桑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向著世俗化和簡單化的方向發展,而淨土真宗就是這種畸形發展的極致。宣傳“惡人正機”理念,只須每日唸誦“南無阿彌陀佛”即可消除惡業,往生淨土。僧侶到村莊裡傳教,把百姓組織起來講經。然而大字不識一個的農人哪裡懂什麼經文呢?最終講經變成訴苦大會,訴苦大會又變成發洩情緒的罵場,最終這些情緒演化為了實際行動——百姓們終究開始不滿足於來生的幸福,而要追求現世的利益,於是宗教集會變成了一向一揆軍,驅逐領主,燒燬其他宗派寺社,擁立自家坊主執政。很多無法出頭的下層武士,也出於各種原因加入到這種暴力活動當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