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明官爵制度非常複雜。
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勳爵,官職,差遣三大類。
所謂勳爵,就是所謂的爵位制度,實際上並非武將專屬,勳爵分為文勳和武勳。
武勳就是老百姓們最熟悉的公爵,侯爵,伯爵三等。
除此之外,文臣也有勳爵,稱為文勳,專門用來授予在戰爭當中立功的文臣。
所謂的上柱國,就是文勳的一種,不過大明沒有上柱國的說法,最高的文勳,是正一品的左,右柱國。
文勳和武勳最大的區別,在於武勳通常會配有誥券。
擁有誥券的爵位,擁有世襲傳承的資格,因此武勳的授予極其嚴格。
簡單的說,只有一句話,凡武勳爵位,非社稷軍功不得封。
再直白點說,就是親上戰場,領軍打仗,斬將奪旗,才有資格獲得武勳。
這也是文臣和武將最初的分界線。
身負文勳者被劃歸到文臣一邊,身負武勳者被劃歸到武將一邊,方才有了文臣武將之分。
所以朝廷授爵,並不是按照老百姓心裡所謂的文臣武將劃分。
而是按照在戰場當中所起到的作用來劃分的,親冒箭矢,領兵衝鋒,所授便是武勳。
督軍,後勤,掌管軍中政務,這一類不上戰場的,所授便是文勳。
這和出身於哪一方並無關係。
武勳的本質,是國家對於前線奮戰搏命的將士們,給予的酬功之位。
處於相對安全位置的後勤等處,既然不用冒著上戰場被殺的風險,哪怕起到的作用同樣巨大,但也只能得到不能世襲的文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