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九章省後宮萬人方有科學院恢弘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八月,關中熱浪散去,沒能清爽幾天,便又颳起了狂風。

杜甫作詩“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書中情景描寫的還是大唐氣象,在漢末,這個生產力更為低下的時代,百姓的生活其實更為艱苦。

關中、幷州,在張瑞的強力推動下,曲轅犁、鋼鐵農具大為普及,改種小麥之後,農業生產水平應該緊追大唐水平。

於是張瑞便趁這個稍微安寧的秋天,將目光轉移到了工業生產上。

工業生產與手工業生產,差別最大的便在於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

第一次工業革命正是以發明珍妮紡紗機為開始的標誌。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

民間“布衾多年冷似鐵”的情況,也是時候改一改了。

為了提高紡織技術,張瑞此前數次下令科學院參與研究。

尤其馬鈞,被張瑞抱以厚望,令其迴歸老本行,專思織綾機改進工作。

綾是絲織業的一種,“綾羅綢緞”都是絲織品,其主要區別在於紡織時經緯線的交疊關係不同,即工藝和紡織難度略有差別。

早在河東時,民間就將工藝改進到了三十躡織綾機,紡織速度提升了近乎一倍。

但織綾機仍有極大的改進空間。

八月中旬,張瑞趁天氣晴朗,離開長安城,在大量錦衣衛的擁簇下,抵達渭河河畔。

科學院最新的院址就設在渭河之畔。之所以未設在山腳下,更多考慮的還是利用渭河充沛的水力,以及便利的水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