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應州城外有大量的流民滯留。
新的戰火,並沒有瀰漫恢河全境,流民並非從其他地區躲避戰亂而來。
也並非為大越兵馬佔領的應州城更給人安全感,吸引普通州縣的民眾前來投靠。
這些流民都是從應州城裡驅趕出來的漢民,深秋時節寒意日漸凜冽,無法從雁門關南下逃難,又別無他處可去,只能淹留在應州城嗷嗷待哺。
蕭林石舉族從應州撤出,經金城、朔州北部的榆樹衝往西山轉徙,但恢河南岸及應州城中逾十萬漢民,其中包括最後駐守應州城的萬餘漢民,在大越兵馬抵達之後都選擇投附。
不過,有天雄軍的前車之鑑,應州城的漢軍、漢民都不再受到信任,劉世中、蔡元攸率中軍大部進駐應州城後,第一件所做之事,就是將城中三萬多漢民統統驅趕出去。除開有一部分人去投靠城外的村寨外,還有小兩萬人無處可去,只能滯留在城外。
雖說徐懷暗中派人引導這些漢民經西山往府州、麟州等地逃荒,但奈何與直接經雁門或陽口砦進入代忻及嵐州相比,這是一條相當漫長而曲折、看上去甚至有點自討苦吃的逃荒之路。
更多的流民寧可滯留在恢河兩岸等候局勢最終穩定下來,也不願轉輾數百里到比雲朔要荒涼、貧瘠得多的關中北部荒原討活。
相比較而言,當初被拋棄在朔州城的胡族婦孺以及一部分烏敕部族人,除了依附於桐柏山卒,卻沒有其他選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