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芝加哥市政歌劇院內。
漆成深紅色的走廊側面,一扇隱藏在牆壁裡的緋紅色門開,露出裡面旳一間屋子——準確點說是一間會議室。
芬格爾的氣息竟然還在會議室的牆後,不會透視的路明非只能先把視線放在會議室裡。
房間裡有十四把高背的牛皮椅,主坐上戴著圓框眼鏡牛皮卷簷帽的乾瘦老人正對著開啟的門,向著門外的路明非和昂熱點頭微笑,他看起來就像是個退休的德州騎警,兼具老人的慈祥和警官的威嚴,帽子上還佩著磨損的警徽,但皺紋裡卻透露出牛仔一樣的氣勢。
副校長說牛仔是美國精神的象徵之一。
這些在十八和十九世紀時來自於美國中西部的農場、英國的鄉村和紡織廠還有墨西哥的年輕人,穿著皮套褲和高筒皮靴,騎馬穿越廣袤的西部荒野,腰上永遠用皮質槍套掛著兩把左輪,臉埋在斜斜的牛仔帽後面,露出的半張臉,嘴角總是叼著抽了一半的雪茄,走路時牛仔靴後面踢馬刺或其他金屬飾品就發出清脆的聲音。
美國人覺得在荒漠的沙塵裡張揚出拓荒者為生存而奮鬥的精神氣度,這種獨特環境下所錘鍊的生存精神,正是美國精神的核心所在。
當然,那是百多年前的美國,和現在的美國已經沒多大關係了。
19世紀末,東西鐵路貫穿,汽笛的轟鳴中牛仔矯健的身影越來越少見到,騎馬跨進風沙裡的背影定格在好萊塢大片的海報上,周圍拿著薯條可樂爆米花的人用這種方式來祭奠緬懷上個時代的牛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