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魏晉著名的音樂家嵇康說過‘聲無哀樂’,也就是說音樂本身是沒有悲哀和歡樂的,他提出這個觀點將客觀和主觀分離了出來,認為聲音就是聲音,音樂就是音樂,人們之所以會覺得音樂能調動感情,完全是因為人們內心作祟,而非音樂的功勞。
當然他提出這點,主要還是為了攻擊儒家。誰讓儒家把音樂捧得那麼高,禮樂就是禮儀和音樂,禮儀是用來規定站位的,而音樂就是不同站位之間的交流溝通。
禮儀是別,是區別,是不同。音樂是合,是合攏,是相同。
禮樂就是分與合,一分一合之間社會秩序就出現了。所以儒家認為音樂是可以對社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甚至認為音樂可以教化人心,可以移風易俗。
不過到了魏晉南北朝,玄學發展,他們要全面地反對儒家,除了拿道家思想作為武器之外,還要擊潰儒家的禮樂。
嵇康無疑是成功的,因為到了大唐,樂僅僅就是代表了娛樂,而沒有之前那麼莊重的作用了。因為嵇康還原了音樂的本質,音樂就是聲音,本身是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和政治因素的,音樂就是音樂,而哀樂則是人心被音樂帶動才會產生的感情。
不過音樂雖然只是音樂,但當不同的樂器配合起來,就能讓人感受到縹緲和磅礴的不同,也能讓人體會輕快與哀痛的區別。當雨中仙子的琵琶聲和暗中鼓、琴、瑟、笛、蕭、笙,甚至是編鐘一起表演的時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