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很快,第四次勸進很快就要來了。
第一次為讀書人,第二次為百官,第三次為宗親藩王。
這三類人,就是史書中的民心。
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並且聚集大量的財富,勢力。
一旦失去了這三類人,王朝崩潰也就不遠了。
比如清末。
科舉制的廢除,讓滿清在讀書人的心中瞬間大絳,甚至由之前的忠心,快速的轉變為憎恨。
具體的代表,就是當時的立憲派。
文武百官更不用說,當一次次喪權辱國的條約簽訂,皇帝的尊嚴,和朝廷的威信,也在一步步地降低。
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更是掀開了最後的遮羞布,地方離心離德,具體表現為八國聯軍侵華時的東南互保。
國都被攻陷,南方卻簽訂協議說中立,這能把人笑死。
清朝的宗親不用說,在恭親王失權後,宗親勢力徹底退出政治舞臺,等到隆裕太后請宗親捐錢給軍隊時,已然見識到了人心。
當時,朱誼汐也明白,這三類人雖然重要,但卻不穩固。
說白了,就是自私自利,讓他們舍家為國,還不如殺了他們。
可以拉攏,但不能倚為支柱。
而他真正的根基,還是軍隊。
軍隊強大且穩固,這三類人會比狗還要忠誠。
所以,在第四次之前,朱誼汐來到了軍營。
親兵營、火器營,外加收編的萬餘人的明軍,約莫四萬人。
這點兵馬守城不夠,但鎮壓南京卻是綽綽有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