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其變。”許攸語出驚人。
惹大將軍不喜:“此,便是長史之良策乎。”
許攸笑容不減:“然也。”
見大將軍面露慍怒,與會眾人各自搖頭,許攸這才娓娓道來:“大漢朝堂,三宮鼎力。二位太皇並太后,各自為政,勢均而力敵。凡有一方擅動,必引三方連動。若動搖根基,乃至大廈傾覆,悔之晚矣。此其一也。”
似乎有理。大將軍聞言,表情稍有和緩:“其二如何?”
“前漢時,汲黯對武帝言:‘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謂‘後來者居上’,亦如《荀子·議兵》所言:‘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此其二也。”
“後來居上,後發先至。”主簿陳琳忽有心得:“子遠所指,莫非太后腹中麒麟子乎。”
“知我者,孔璋也。”許攸遂道破心機:“太后有二子。皇長子‘前輕’,麒麟子‘後重’。若少帝真有質帝‘鴆餅’之難,臣竊以為,繼位者非王美人貴子,而是太后腹中麒麟嫡子也。且二宮太皇,若鴆殺少帝。則被天下口誅筆伐,便是薊王亦再難保。那時,大將軍振臂一呼,廢二宮太皇,如探囊取物。再立麒麟子登基,一統南北二宮,手握一朝之政。再無人掣肘也。”
大將軍忙問:“焉知太后腹中必是麟子。”
許攸笑道:“天降異象,必利國祚。此乃天意,焉能生女乎。”言下之意。無論如何,何太后也不會坐視十月懷胎,卻生麟女。必要時,以假亂真,亦未不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