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了張廷玉的幫助,弘皙如虎添翼,無論代批奏摺的速度,還是質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玉柱呢,則一直穩穩的坐於內閣大堂之中,不急不躁的處理著日常的政務。
小農社會的政務,和工業社會的政務,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經過玉柱這麼多年的栽培,署理內閣學士文德納,已經完全可以獨當一面。
文德納領著三十名筆帖式,花了兩個月的工夫,把內閣檔案庫裡的文件資料,分門別類的歸了檔。
以前,不管是圖海在任,還是嵩祝坐鎮的時候,內閣裡的胥吏們,都是內閣之中舉足輕重的階層。
原因其實很簡單,歷任的中堂們,都沒有現代文件管理的常識。內閣的老檔及成例,必須依賴胥吏們的協助。
依照本朝的施政慣例,有律按律,無律循例。
但是,所有的成例和老檔,都沒有經過系統性的整理,
所謂,鐵打的內閣,流水的中堂,而胥吏們卻是父傳子的世襲制。
時間一長,胥吏們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反而成了內閣的實際主宰。
坊間早有傳言,大事聽中堂們的吩咐,小事聽胥吏們的擺佈。
這一日,玉柱早早的翹了衙,回府欣賞達維多娃的芭蕾獨舞。
用晚膳之前,隆科多派人把玉柱叫了去。
見玉柱恭敬的站在跟前,隆科多的心裡很滿意。
嗯,堂堂滿洲真首相,在他隆老三的跟前,絲毫也不敢馬虎了禮數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