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吳浩,前有盱泗大捷、通青大捷,守盱眙,復泗州,後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賊酋首級於萬軍之中,敉忠義軍之亂,消朝廷心頭大患,可以說,整個淮東局面,底定於其一人之手。
這樣一個地地道道的功臣,朝廷以“都統淮東沿淮兵馬”相酬,其實已算委屈了他,我“嚴劾”他什麼?縱兵殃民?殺良冒功?吃空額?喝兵血?都是沒有影的事兒呀!
僅僅因為他沒有給自己下跪磕頭?
說不出口呀!
在政治上,自己一向被視為史彌遠的對立面,吳浩卻是眾所周知的史氏心腹,自己下車伊始,第一件事便是以微隙而嚴劾功臣,除了叫人想到“黨同伐異”,還能想到什麼?
朝廷不可能僅僅因為對上官的禮節的不周到而給予吳浩實質性的處分,事情真鬧大發了,誰走、誰留,兩說呢!
還有,吳浩居功自傲而手握重兵,身上的“跋扈”二字,瞎子都看得見的,鬧起來,他給自己使絆子,甚至以兵相脅,如之奈何?
賈涉,確實是“前車之鑑”啊!
死,自己是不怕的,可是,到時候,臉面往哪裡擱?回到臨安,自己不成了個笑話?
所以,想來想去,終於廢然擲筆。
此時,幕中的主管機宜宋絳委婉進言,還搬出“將相和”的典故來相勸,又說,吳都統制似乎沒由讀過多少書,叫他學廉頗“負荊請罪”是不大現實的,而大帥大人大量,不妨稍稍主動一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