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宣的運輸問題彷彿突然間變得嚴峻起來。
中秋節前後從北往南逐漸進入秋收,而一些作物早在八月初就開始進行收割。
相應的,各地漕運也跟著進入緊張運作時段,可是,作為官方的主要運輸形式,此時的漕運主要用來運輸糧食,其他物資相對較少。
國戰後的幾年,全國人口增加,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可是沒有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一輩子活動半徑不見得超出十里地的百姓是感覺不出太大變化的。
各地的私營運輸業務蓬勃發展起來,與漕運遙相呼應,百姓到了冬季有棉有毛能夠禦寒,只以為是自己攢夠了錢能買到,並沒有想過運輸上有何便利。
今年也不怎麼了,說沒貨就沒貨,有貨的也死命漲價,生怕別人買似的。
可如今聽說,棉毛都大幅度漲價,他們又回到了買不起的境地,不禁要抱怨物價、抱怨官府。
至於為什麼會漲價,現在也知道了,因為沒貨。
“怎會沒貨?不是到處都開始種棉花了嗎?”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百姓們討論的就是這個。
平日對皇城的八卦、官員的隱私都敢討論的京都百姓,大事、政事他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面對物價飛漲,關乎自身利益的事情,必要刨根問底。
“種是種了,運不進來啊!”商家們這樣回答。
“怎會運不進來?那以前是怎麼運進來的?”百姓們覺得商家的這種答覆完全就是給漲價做藉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