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戚城,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城市,荀子儒效篇就曾記載,武王之誅紂也,....朝食於戚。
春秋時期,戚城更是異常重要的戰略要衝,光是春秋諸侯會盟,就有七次在戚城。
只不過,當中原一統,不再諸國征戰以後,戚城的地利位置就開始不斷減弱。
到了現在,如果不是後晉與契丹的大戰,戚城仍然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城。
戚城的具體位置,就在後世河南濮陽市華龍區。
不過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後世共和國時期的濮陽和現在屬於澶州的濮陽,並不是一個地方。
後世的濮陽在黃河以北,實際上就是此時的戚城,而此時的濮陽,在黃河以南。
戚城之所以在晉遼大戰中顯得如此重要,是因為戚城身後就是黃河。
而在這段黃河上,有條極為重要的浮橋,是此時渡過黃河的重要途徑。
因為這座浮橋,可不是馬家口那種軟趴趴能用戰艦就撞毀的浮橋。
而是用了鐵牛為木樁,鐵鏈為易笮索(竹索編制物)的高階浮橋。
這種浮橋,非常耗費銅鐵等珍貴的物資,歷史上唐朝建蒲州黃河浮橋,據說用去了當時全年百分之八十的鐵產量。
而在歷經戰亂的五代,黃河之上還能用的這種鐵索橋,只有三座。
陝州保義軍節度使境內的太陽橋(三門峽)
洛陽北面孟津的孟津橋。
以及戚城身後的鐵索橋。
所以在馬家口搶渡失敗以後,耶律德光要徹底擊垮後晉,就必須要佔領戚城,然後從戚城後面的鐵索橋到達黃河南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