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也是重農抑商的國家,這一點和大清和以往的朝代都是一樣的,但是若是這商號是以張家的名義開立的。
自然不在被抑之列,張玉貞想要和李焞達成分庭抗禮之勢,就必須藉助商業的力量,從政治環境來說,李朝要比大清好得多。
棉紡是個極具潛力的市場,與麻布想比,棉布更柔軟保暖,且不像絲綢有著穿著的等級限制,是平民百姓都能消費的貨物。
大清的棉紡大戶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帶,“松江大布”“南京紫花布”都是名噪一時的棉布。
發展棉紡織,最重要的就是棉花原料,棉花體積膨脹不易運輸,在產地進行棉紡有利於節約成本。
在工業紡織還沒興起的大清,棉紡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投入。這兩點都是李朝的優勢。
一旦李朝的棉紡步入正軌,棉紡帶來的收益,很快就會讓李朝人動心,在慾望的刺激之下,李朝人必定會加大對棉紡的投入,擴大棉花的種植。
李朝本就不高的糧食產量,也定會受到影響,哪怕是精明的後世人都會頻頻觸及高耕地紅線,更遑論李朝人。
不過糧食產量雖會受影響,倒也不至於重演管仲治魯梁的舊事,胤祚沒有那麼低估李朝人的智商。
只要能讓他們的糧食不足以支撐大軍遠征就好了。
胤祚真正的殺手鐧是對李朝經濟結構的調整,李朝國小民弱,棉紡要獲利潤是極度依賴對大清的出口的。
用不了幾年棉紡就會成為李朝的經濟命脈,而這個命脈,是攥在大清手上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