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當然,劉秀可以選擇固守虎牢,如襄陽一樣在前線成為一個釘子。
如果劉秀只是一個大將的話,這麼選擇也無不可。但他並不是將軍,而是東漢王朝的君主。
若讓夏軍把虎牢關的後方城池不斷不斷攻下甚至威脅洛陽,他在前線當釘子,那就一點作用都沒有,還會讓後方的百姓誤會……後方危險也不見君主出現,就會以為前線出現了意外,繼而局勢徹底崩潰。
自古以來,還沒有一個君主能無視後方都城的危險,明知道防線即將崩潰還不退兵的。
“好啊!水路打通之後,劉秀只能選擇退兵,此戰東路行營已經勝了!”
王景哈哈笑了起來。
但凡有些大局觀的人,都能看出大夏水師取勝意味著什麼。
虎牢關雖然號稱雄關,但在歷史上,當兵多將廣的一方想要越過此關,有的是辦法。
最有名的便是三國時期董卓據守關隘抵擋關東諸侯,而最後的結果,便是董卓主動放棄雄關,甚至放棄了洛陽退兵。
董卓退兵有責各種原因,但若真的能依靠虎牢把關東諸侯擋在外面,他又何必退兵呢。
洛陽有八關險隘,看似易守難攻,是帝王之基。
但八關險隘,另一個說法便是四通八達,關隘越多,需要防禦的地方就越多,對手可以選擇的進攻方向也越多。
這便造成了一個結果,看似易守難攻是帝王基業的洛陽,到了亂世爭鋒的時候就成了防守萬人捅,從未有人以此地為根基成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