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現在誰還會記得耕農的人,只有那些食不果腹的人才會,吃飽的早已不知耕農之辛。
所以這首詩說講的含義並得不到修行者的認同,他們眼裡只有利弊,可不會在乎底層人的死活。
“做為人竟然都能忘根忘本,成了修行者是不是也如此?”
“修行之根用至無盡久遠直至登神,豈能忘?”
“糧乃農之根本,農又豈能忘?你生來之時也是個凡人,現在你卻忘了一個凡人的根,你不覺得笑的也是你自己嗎?”
白羽與那人在湖上論根本,周圍的燈船都停下側耳靜聽,聽完白羽這番話,許多人點頭同意他的看法。
“我自幼家富萬貫身已脫農,從不知民糧之苦,為何要去體恤此等苦事?凡事向前看,而不是倒退思苦。”
此話一出有人也點頭同意,凡事都向好的發展,人們漸漸的都富了起來,棄農從商是必然的事情,肯定會往更好的方向想,如今生活好了為何要思苦?
“那倘若有一天,這天崩了這地覆了,民死了糧斷了,你說剛出生的人如何活下去?給你去種你會嗎?”
“這天如何崩?這地誰敢覆?軍中百萬將士答應不答應?荒唐之言。”
那人覺得這人說的話實屬無稽之談,這種事情可能發生嗎?不由覺得有些好笑。
白羽自顧自的飲杯,無知者無畏,他不會去糾結這種事情。
“若人人都像你這樣想,那這太平盛世就該忘根忘本忘民忘憂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