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以及冠之年,重整大秦山河的趙亨,並非是那等獨霸朝堂的君主。
從稷下學宮學成而出的董重文,接任內閣首輔之後,朝堂大多政令皆出自其手筆。
國朝如今百姓三十稅一、商賈十稅一,江南連通京畿之地的內河清淤,四邊軍屯諸事,一樣樣可謂利國利民的軍國大事,都是在董重文擔任首輔大臣的這些年裡促成的。
如果說趙亨是那中興之主。
那麼,董重文便是當世賢相。
只是今日,次輔範文熙所彈劾的柳秀三不法之事,明明證據確鑿,只需要皇帝聖裁即可。
然而,皇帝卻偏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口徵詢首輔大人的意見。
皇帝忌憚雍藩手下的二十萬邊軍,不願申斥懲處柳秀?
範文熙有些捉摸不透皇帝的心思,只能是皺眉看向被點名的董重文。
雖然他對董重文這些年一直在內閣推行一言堂的做法不滿。
但範文熙對這位首輔的為人秉性,卻還是有所信賴的。
自覺被夾在中間的董重文,神色有些凝重。
心裡對老教條不懂聖人心思的範文熙,早已腹誹不止。
當時柳秀入城之時,他便已入宮請見皇帝。然而在稟報了欲奏之事後,卻並未見到皇帝。
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他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對奉詔入京的柳秀做任何的懲處。
“宇文大人,京畿之地,已有數年未見邪修蹤跡,為何偏偏此時暴露行跡,今日更是出現在城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