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華夏民族的木工榫卯結構,用了幾千年了!
這是一個情理之中,又有些意料之外的發現。
情理之中是因為榫卯結構自古以來都是華夏傳統的木工手藝,傳承久遠這一點沒有任何人會懷疑。
意料之外則是沒想到傳承的這麼久遠,居然能追朔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古國。
以前最樂觀的學者,也就認為榫卯結構最早也就是夏商周時期出現而已。
畢竟這是一種非常需要巧思的設計,還是挺需要「智慧」的。
不只是榫卯結構。
實際上良渚帶給了考古學家們很多驚喜。
最早的一個驚喜,便是良渚的紡織文化了。
良渚的紡織是有出土工具的。
可不像有的地方,找到個絲綢殘片,找到個鋸齒形骨頭,就說自己那邊是絲綢發源地。
要那樣子,絲綢之路上的地方怕是都要成發源地了。
「服章之美,故謂之華」,為什麼我們說良渚有養蠶織娟,是華夏源頭之一?
因為在良渚文化的早期遺址中,發現了不少竹編織物、草編織物和絲麻織品。
竹編器物有竹蓆、簍、籃、籮、千篰簸箕等。
麻織品有麻布和麻繩。
絲織品有絹片、絲線和絲帶等。
上述竹編器物和絲麻織品的工藝水平都很高!
如竹編器物的編織方法有一經緯人字紋、二經二緯人字紋、梅花眼、菱形花格和密緯疏經十字紋等。
絲織品的出現,說明良渚在四五千年前,就已開始養蠶織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