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皇上!”
“大事不好了皇上!”
這一日,朱高煦正在品茶,一名太監卻匆匆跑了進來。
“何事如此驚慌?”
朱高煦有些茫然地追問道。
不等這太監開口,聶興就匆匆忙忙地走了進來。
“皇上,乾清宮外一幫官員在伏闕痛哭,請求皇上收回成命,並且誅殺楊士奇!”
“伏闕?”朱高煦神情一肅,隨即冷笑連連。
“伏闕”,意指官民越過常規程式拜伏於宮門前,直接向皇帝上書言事的舉動,史書中亦稱“守闕”,說白了就是官員跪在宮門口處嚎啕大哭,以此抗爭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
群臣“伏闕”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皇帝——官僚政治傳統中帶有禮儀色彩的程式性舉動,如百官“伏闕”懇請皇太子繼皇帝位之類;另外一種則是君臣政見發生嚴重衝突而尚未決裂時群臣公開對抗君主旨意的公共事態。
比如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圍宋,太宰李邦彥主張割地求和,以太學生陳東為首的在京官員、士子,以及數萬民眾“伏闕”請誅李邦彥,複用主戰派官員李綱,結果宋欽宗迫於群臣壓力,啟用李綱任京城防禦使,百官伏闕的目的也算是變相達成了。
而在大明王朝歷史上,官僚士大夫也曾多次“伏闕”抗爭,君臣衝突的激烈情狀在中國帝制政治史上甚為凸顯。
如洪武二年,太祖朱元璋因孟子有民貴君輕之論,欲罷黜孟子配享孔廟,刑部尚書錢唐犯顏力諫,雲:“臣為孟軻死,死有餘榮”,太祖雖然大怒,還是因為錢唐的抗爭而下詔恢復了孟子配享地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