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陽光下沒有新鮮事兒,此話誠為至理也。
譬如“跨海尋北國結盟上下夾攻敵國”,這個充滿浪漫主義的戰略構思,其實也並非一個新點子兒——此計與遠交近攻的基本外交邏輯相契,自然有人打過類似算盤。
譬如南唐之主,藝術家李璟。
作為著名藝術家皇帝李後主的親爹,李煜那身藝術細菌,顯然是完美繼承親爹血脈的結果。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
讀起這些細膩悠揚的詩文,其才情自然可見——雖然稍遜其子,但應遠勝趙佶。
就是這位藝術家皇帝,於周世宗顯德三年,“遣兵部郎中陳處堯持重幣,浮海入契丹乞兵。契丹不能為之出兵,而留處堯不遣”。
契丹人不肯出兵,但是留下了使者不給走,估計是覺得“你這廝膽兒還挺大,乾脆留著為俺們狼主做事吧。”
時光悠悠,轉眼已是太平興國六年。
這一年,斧聲燭影之嫌疑犯,強幸小周後圖之男主角,一代車神宋太宗,為報高梁河被迫飆車之仇,欲再次大舉進兵契丹。
但思及高梁河被毆之慘,便也打起了兩面夾攻的主意,車神選擇的物件是渤海國。
渤海國者,高麗之北一小國也。契丹曾攻其扶餘城,改作“東丹府”,算是契丹之仇國,不過車神沒有把對方當成對等的盟友,“賜渤海王詔書,令發兵以應王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