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地行思考了很多。
包括但不限於各種各樣的“意義”問題。
最後,他忽地想起了幾個東西。
庸俗唯物主義。
科學實在主義或者說科學實在論。
他在思考的方向,很大程度上與庸俗唯物主義以及科學實在論重合了。
另一部分,則是和虛無主義重合了。
生物的意識,會受到各種各樣實在物質的影響。
人類的意識,是一種現象,是一種沒有具體實物,但是能夠被側面觀察到其“存在”的資訊。
就好比“朋友”、“親人”、“家庭”、“社會”等等。
這些關係,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對一群人,是一群人對一群人之間的關係的稱呼。
其本身並沒有實在層面的物質實體。
如果物質實體不存在了,那麼,它們本身才會“死亡”。
當然,如果要從模因——一個可以簡單理解為資訊傳播演變的角度,去敘述其存在過的痕跡,其存在的記錄,會影響到各種各樣的事物,這種痕跡本身,也像是化石一樣,多多少少有跡可循,也是可行的。
的確,從載體上轉移之後,大機率會丟失資訊,會因為載體本身的規律,導致表達出現變化和誤差。
這個情況下,原載體上的“意識”、“人格”,就會與現載體上的“意識”、“人格”逐漸形成差異。
兩者的區別會越來越大。
以生物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變化過程,毫無疑問一種“演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