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我明白了,」李大牛一副醍醐灌頂的表情,「定是禮部怕皇長子從泰山回來,要繼續在泰安遊山玩水,萬一發現和尚廟尼姑庵都是假的,豈非要闖大禍?」
「老孃估摸著也是。」鴇母點頭道。
李大牛嘆口氣,開始給鴇母算賬,四五月正是魯地氣候宜人的好時候,富商往來又多,元貞庵若半個月不許做營生,飯菜銀子加上枕蓆銀子,起碼少掙三千兩。
「可不是嘛,」鴇母癟著嘴抱怨,「賃給我們這尼姑庵的東家,賃資可不會免。所以這每天一睜眼,老孃我就在賠錢。」
她口中的「東家」,便是問朝廷禮部買度牒的本地地主。
在大明,僧道的寺觀免徭役,還能偷逃田賦,於是那各地的縉紳,但凡在京師還有路子的,都想著法兒去禮部花錢買度牒。
回來在自家田地附近蓋幾間屋子,塑個釋伽牟尼或者太上老君,擺一圈兒香爐,就能將田產寄名為寺觀產業。
更有膽大如這元貞觀東家的,租給濟南等大州大府還鄉卻不告老的媽媽們,開起隱蔽的秦樓楚館,東家那頭,等於既薅了大明國庫的羊毛,又賺了煙花女子的血汗錢。
這些來龍去脈,鄭海珠在兗州商鋪背後的情報社,去歲開始就排摸了個大概。
今年開春,鄭海珠在乾清宮說服朱常洛對山東大地主們先開刀後,李大牛又親自打前站,再次鎖定了幾條大魚,給鄭夫人設計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