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登州城北二十里。
李從燕站在一處土坡上,入眼便是一片佔地頗廣的建築,一圈大約三米高的圍牆環繞四周,將這片建築嚴密的包圍了起來,只有一南一北兩處大門可供進出。
在這片建築北面不遠處,便是綿延十數里的沿海灘塗,已經有大批民夫在那邊挖掘方坑。
李從燕憑高望去,只見一大一小兩個方坑為一組,大坑約有十平米左右,小坑則有三、四平米,這樣的坑組共有三千四百多組,佔地足足七、八百畝,幾乎將整片灘塗挖成了“魚鱗狀”。
這些方坑便是用來曬鹽的“鹽田”,大者叫做蒸發池,小的叫做結晶池,專門用來晾曬海水、析出海鹽結晶。
在華夏,海鹽自古便有。最原始的製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盤為煎,用鍋為煮,史稱“煮海為鹽“。而後經過華夏先民的不斷實踐改進,逐漸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為淋滷煎煮。用煎煮法制取海鹽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
李從燕決定用進行海水曬鹽的辦法賺錢之後,便想到了後世明代的海水灘曬製鹽法。
此法原本是明代無棣碣石山附近的鹽民所創,據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作鹹第五》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
說白了,就是一種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俗稱“鹽田法”。這種曬鹽法需要在大片平坦的海邊灘塗構建鹽田。鹽田一般分成兩部分,也就是蒸發池和結晶池。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繼續日曬下去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常見的粗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