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好。”看著石顯,吳年的臉上露出欣慰之色,然後用期許的目光,掃向了剩下的準進士們,問道;“還有誰願意去肅順的嗎?”
君父的意圖很明顯,甚至於露骨。
又有石顯出來拋磚引玉。
但是在場二百三十名準進士,卻都是猶猶豫豫。最後,包括石顯在內,只有十五人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前往肅順。
其中遼東人九個,幽燕人六個。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也好,是不是有能力,這些人都是膽大,而且敢行動的。
其中不包括那位文章寫的第一好的,內閣大臣、禮部官員一致同意的。二十八歲的會元張嵩山。
正如吳年所說,文章寫的好,但當官未必能當得好。
文章只是敲門磚,未來能否有所成就,則靠這些進士們自身的能力,以及行動力。
從行動力上來說。
只有這十五人。
吳年心中有了決斷,但沒有當即宣佈狀元人選。只是笑著勉勵了準進士們一番,讓他們回去了。
這讓那些沒有下定決心的人,又燃燒起了希望。
肅順這個測試,似乎不是決定名額的?
進士分三榜。
進士及第高人一等。
二榜進士次一等。
三榜同進士是小媳婦。
在楚國以及高句麗的科舉之中。一榜、二榜前十出身的官員,上限很高。
有個衙門叫翰林院,負責編書。
潛規則是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翰林院的官員是“儲備宰相”,選拔的都是優秀的進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