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諸葛亮用兵素來謹慎,是建立在他對所有戰略發展可能,提前預測,提前做好預案的情況下的。
諸葛亮不是神,他不可能真的未卜先知,因此,當他接受張溪的說辭,認為周瑜也存在不顧名聲,背盟偷襲的可能後,立刻開始盤算跟東吳達成協議的利弊。
諸葛亮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事兒,得依照原計劃來。
“當今之勢,非出奇不足以定鼎天下兩線防備,於我無利!”諸葛亮無奈的說道。
還是那句話,三足鼎立之勢已成,短時間內要破局,必須冒一定的風險。
如今依然是曹魏勢大,佔據中原有利地形,面對關中,不僅有三關之險,宛城,許昌等地,在曹魏數次修築之下,已經是堅城,易守難攻。
單獨一路出兵,很難直接撼動曹魏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只有兩路夾擊,甚至是說動東吳北上,三路夾擊,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攻破曹魏防線,進入中原。
而以大漢如今的國力,打一場維持一兩年的戰役是可以的,但跟曹魏進行來回拉鋸,是肯定耗不過家大業大的曹魏的。
更別說大漢在北伐曹魏的同時,還要東防東吳以大漢如今的國力,是做不到兩線作戰的。
所以,當年《隆中對》中的基本策略,“東和孫權”,到了如今,依然還是很必要的。
“若此.周瑜佔據江夏,又有背盟之心,則何如?!”張溪無奈的,反問諸葛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