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百二十九章:歸遏

熱門小說推薦

<!--go-->

且不說某個家族要賣女求心安,就說在三河亭外的幽州突騎大營。

對毛紹部的圍困還在繼續,在公孫瓚走後,主持軍務的蓋彤並沒有更改原先公孫瓚的圍困計劃。

顯然就是從這一點,蓋彤就是一個極度自信且有能力的人。不然,多半也要來一個新官上任三把火,壞事也要燒一燒。

但很快,蓋彤就發現了不對勁。

不斷有外出樵採歸來的前哨們報告,這兩日夜間,南面的雲朵常常呈現出暗紅色。經驗豐富的邊軍們一眼就猜到,這一定是營地的篝火而映襯到天空的顏色。

而能映襯出這般火燒雲,可想而知對面的篝火數量得有多少。

蓋彤得到這一情報,很快就令一隊騎軍南下探查。

但可惜,隨著泰山軍突騎移軍滹沱河以北,泰山軍的遮斷能力就已經今非昔比。那五十人的哨騎南下後,連個沫子都沒濺出來就消失無蹤了。

蓋彤再不敢耽誤軍情,忙將三河亭的情況告訴盧植。但他沒等到回覆,就收到盧植令其率部北撤的訊息。

蓋彤不理解,還要繼續等後續。因為他覺得盧植可能還沒看到他的軍報,所以下了錯誤的決定。

此時敵軍正在增兵,正是大決戰之時,如何能撤退?一軍退,而三軍士衰。

也在同一時間,盧植收到了蓋彤的軍報,但他卻得出了和蓋彤相反的結論。

他認為,張衝小賊狡猾,為了虛張聲勢,在前線佈置篝火,就是要迷惑他。

於是,盧植再一次催促蓋彤北撤,與他匯合。

蓋彤見盧植這般堅決,情知盧帥高瞻遠矚,怕是有些他不知道的資訊在,所以蓋彤也不再堅持。

匆匆將營盤燒燬後,蓋彤帶著小四千的突騎北撤。

至此,三河亭之圍已解。

此時,三河亭的口糧只剩下八日,當毛紹見敵撤圍後還不敢置信,他都做好了戰死的準備了。

現在竟然就這樣撤圍了?

最後,毛紹一直等到了夜間,才令人偷偷縋下壁出去查探,最後才確認。

之後,他與南面的潘璋取得了聯絡,才知道,王上帶著主力過河了。

……

在得知盧植率領鎮北軍主力北撤的時候,張衝急忙令各部北上,準備追趕北撤的鎮北軍。

盧植的舉動大大出乎張衝的預料。

他傳遞假情報,實際上是讓盧植覺得自己這邊虛張聲勢,然後來攻打自己。而自己這邊再以逸待勞,在他選定的戰場與盧植決戰。

但現在盧植竟然要跑了,這怎麼行?

於是張衝急令最突前的董訪部疾行過滋水,攔截北撤的敵蓋彤部。

恰恰如盧植深刻覺得決戰時機不成熟,張衝也深刻洞悉,這會正是他決戰的有利時間。

一旦到了秋冬天,他軍中大部分都是泰山及中原地區的將士,怕是扛不住這朔北的風。

而他這邊已經進行了戰略總動員,無論兵力還是糧秣都已經準備就緒,將士們也士氣如虹。

再往後拖,變數太大。

於是,張衝當機立斷,率軍北上尋求主力決戰。

而此次北上的先定目標是佔領新市,以切斷幽州突騎和盧植軍團的匯合通道。

而董訪部距離新市大概是四十里。泰山軍每日正常行軍大概在二十里左右,一日之內要走兩倍於這個數的路程,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董訪在接到大本營軍令後,毫不猶豫,帶著一萬一千吏士就出發了。因為他知道,奪取新市將意味著此戰最大的榮耀將屬於後軍元帥部。

實際上要想在蓋彤部越過新市之前奪取新市是不可能完成的。畢竟你見過步兵攆過騎兵的嗎?

但命運的無常和戰爭的戲劇就在這裡。

八月二日,也就是蓋彤部四千騎撤離三河亭的當天,一場大雨整整下了兩天。

磅礴的大雨使得蓋彤部只能暫停行軍避雨,馬匹淋雨容易生病,非軍情緊急是不會雨中跑馬的。

而蓋彤對時局的認識恰恰是這樣的,他在撤圍三河亭後,就猜到盧帥並不想打這次決戰。所以他並沒有理由認為,要很著急的北返。

於是,就在這兩日大雨中,蓋彤停了下來。但董訪部卻因為這場大雨,多了兩日的行軍空間。

並在八月三日大雨中,飛奪空虛的新市,堵住了蓋彤的幽州突騎北返通道。

而對這些,蓋彤依舊還不清楚。

此時,他正在雨後初晴中,享受著自己的早食。

八月四日,連續兩日的大雨終於結束。

幽州突騎們將潮溼的靴子晾乾,將儲存好的弓弦重新上到弓上,然後從帳篷中脫出馬鞍,就給自己的愛馬配上。

而這時候的蓋彤正在天幕下,坐在一小馬紮上,前面是一個箱子,正面正擺放著酒水和一點烤鹿肉。

鹿肉不稀奇,這是軍中的匈奴人今晨在林中捕到的。

但烤鹿肉就稀奇了,這剛下了兩天的大雨哪來的乾柴能生火,沒見到那些幽州突騎們都只能晾乾靴子,而不是升火烤靴子。

從這就看出這一頓簡單的早食是多麼奢侈了。

在後方的軍士匆忙收拾著營地的時候,蓋彤就是在十六名彪悍扈從的隨扈下悠閒的享受著這片寧靜。

咀嚼著細膩的鹿肉,看著雨後的清晨,蓋彤暫時從戎馬倥傯中抽離了出來。

他們蓋氏是國朝功勳之家,在軍中的衣食住行都有一份貴氣。

就比如現在,他在軍中光服侍的徒隸就有三十名,屬於他的行李有六十匹騾馬。就拿他現在喝的酒吧,就是家中私釀。

只不過這離家出征帶的酒,到現在也喝得差不多了。到現在,只能兌水喝一喝,了以解解鄉愁。

在蓋彤用食的時候,一名軍戎整肅的軍將走了過來。

溼濘帶泥的鞋面踩在蓋彤昂貴的織毯上帶出一路的泥。

但蓋彤卻一點不在意,他笑著對這軍將道:

“國讓,快快入座,也用一用咱們家鄉的酒。”

所謂國讓者,田豫之字也。

說完,蓋彤就讓人給田豫清出一個位置,將還在烤的鹿肉也分出一塊給田豫。

田豫制止了僕隸的動作,擔憂地對蓋彤道:

“校尉,卑職心裡不踏實。咱們已經在這裡逡巡了兩日了,再不動身,咱們估計要趕不上盧帥了。”

田豫很年輕,實際上,此時的他才不過十六,但卻展現了非同一般的能力,聰明,細謹,苛刻。

所以他被同樣如此的鮮于輔賞識並提拔到身邊,但那一夜,鮮于輔卻被公孫瓚以臨陣脫逃的罪名給射殺了。

田豫視鮮于輔為僅次於劉備的兄長,現在兄長名命雙隕,他自然有一股憤恨在心頭。但公孫瓚走了,他卻只能留在軍中。

後面蓋彤重新吸納了他,欣賞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他和公孫瓚有仇。

田豫知恩圖報,對蓋彤悉心用命。

蓋彤聽了田豫的話後,點了點頭,用巾帕抹了嘴角的油,便下令全軍出發。

剩下的路,他們急行兩日就能到,當然在此之前,他們將要在中午趕到新市用午飯。

在雨水裡泡了兩天,弟兄們的骨頭都酥了,正要入城好好飽食一頓。

率先出發的騎將是公孫範,他帶著千人的突騎開路。

公孫範展現了優秀的騎將水準,他將每隊五十人的哨騎小隊派往各個方向,去偵查敵情。

這些都是軍中最優秀的哨騎。一把角弓,一把刀,一包糧,就能狂飆突進,轉進如風。

公孫範之後就是蓋彤率領的三千突騎主力。

他們高舉著華蓋、旌旗,馬矟,在陽光照耀下奔行在廣陽道上。這些善戰的勇士已經從之前三河亭的失利中走了出來。

但這份從容卻在前面公孫越送來的緊急軍情中蕩然無存:

“新市已失,北上道路被賊斷絕。”

這下子,蓋彤懵了!

泰山賊難道會飛嗎?他們是怎麼到了自己的後面?

……

幽州突騎歸路被絕,但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實際上在公孫越回報軍情給後方的蓋彤之時,他就已經帶兵對泰山軍發動了進攻。

公孫越攻打的是一座位於廣陽道上的壁壘,是泰山軍這兩日趕建的。雖然不甚堅固,但拒馬之類的一應俱全。

把守這座塢壁的是後軍元帥部的勇將呂翔。

果然,自他因桀驁而將把柄落在董訪手裡後,這最苦的任務就交給了他了。

但呂翔並不當回事,對於他來說,越危險,他的血就越沸騰。他就是一個為戰事而生的豪傑。

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講,呂翔是所有將帥都喜歡的部下。不管你給他下什麼命令,他都會毫不猶豫去執行,也不會抱怨任務艱鉅。當然前提是,你得真的能壓住他。

董訪在拿下新市後,就摸清了附近的地形,並選定這裡作為第一陣狙擊要隘。而在後面,還有數座。

董訪對雙方兵力的優勢很清醒。雖然他所部有一萬一千眾,但急行軍下,真正到達新市的只有四千多人,剩餘的還在趕路。

靠著這四千疲眾狙擊四千的突騎漢軍,其風險還是很大的。

所以他計劃就是節節防禦,將蓋彤所部拖延在這裡,讓後面的張旦大軍上來留得時間。

到時候,集後軍和左軍數萬眾,全殲蓋彤部還不容易?

但這個前提是,他董訪得能將人家留下來。所以,他才將呂翔的精銳部隊頂在最前線,就是想先打一場阻滯戰。

呂翔部是一個加強的部,次於校尉部一級,有戰兵千人。

而公孫越的騎兵部隊也是這個人數,而且因為這裡道路複雜,全是拒馬,陷坑。所以公孫越部只能下馬作戰。

換句話說,兩方軍隊實力非常接近。

為了儘快打通北歸通道,公孫越在一開始就全力以赴。

他全身甲衣,握著環首刀,組織著下馬突騎們發動第一波攻勢。

踩著溼濘的土地,這些羅圈腿嚴重的突騎們深一腳淺一腳的奔行在戰場上。

泰山賊很狡猾,在這片寬闊的戰場上還挖掘著毫無規律的陷坑。不少漢軍勇士一腳踩空就消失不見了。

但即便如此,這些突騎們計程車氣仍舊高昂,他們穿越著拒馬,很快就和主動出砦的呂翔部殺在了一起。

戰事的烈度一下子就升到了高峰。

在幽州突騎這邊步戰的時候,後方的騎兵們也沒有閒著。他們正沿著滋水一線奔行,看有沒有其他寬闊的道路可以供大軍通行。

但很遺憾,並沒有。

在知道這一結果後,公孫越再一次排程了一波兵頂在了前面。

現在局勢很明朗了,不打下這裡,他們幽州突騎就真的要飲恨冀州了。

很快,後面的援兵也來了。

蓋彤很果決,直接令勇將單經領著兩千援兵支援公孫越。

這一刻,個人喜好完全不重要。不打通通道,他們都要死。

所謂一人奮死,三人避退。一軍奮死,那自然是三軍辟易。

有了生力軍的支援,呂翔部挺不住了。

血戰一個時辰後,這座並不牢固的營地被攻破了。

呂翔帶著部分軍吏撤到了西面的樹林,更多的潰兵則從廣陽道後撤到了下一個營地。

但沒能撤走的一百多傷兵在營地中被殺紅了眼的幽州突騎們屠戮殆盡。

鮮血染紅了這片黝黑的溼地,一副人間慘劇。

攻破了這處壁壘後,幽州突騎以驚人的速度繼續北上。

很顯然,人家蓋彤也不是草包。

在面對泰山賊強有力的阻擊下,再想不到後面會有追兵,他就白打那麼多年仗了。

於是,他親率突騎衝擊下一處壁壘。這一次,連一個時辰都不用,再次破砦。

而這個時候,董訪手上可用之兵甚至兩千都不大。

漢軍的善戰和決死心大大超過了董訪的預料,他沒想到這些突騎的韌性這般強,在困境中竟然能爆發出這樣的戰鬥力。

這個時候他只能一方面命哨騎催促後續趕路的部下們再加快速度,一方面帶著剩下的兩千本兵出城,主動邀擊漢軍。

只在城內是斷不了人家歸路的,現在只能主動出擊,和這些幽州突騎纏在一起,繞在一起,才能留住他們。

而這個時候,張旦的左軍團到底行進到了哪裡呢?

<!--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