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過對於所謂的‘致師之禮’淡出人們的視野,逐漸不為人知,趙昺明白根源還是在於戰爭形態變了。春秋之時,戰爭的規模一般不大,以晉、楚兩個超級大國間爭霸的城濮之戰為例,晉國出動的兵力不過才五萬來人,而這已經算是春秋時期頂級的大戰了。加上戰爭的形式也比較單一,以陣地戰為主,排兵佈陣也較為簡單;此外,戰爭的持續時間較短,一旦交戰通常當天即可結束。
致師的目的正是為了鼓舞士氣,打擊對方,因此,致師與這一時期的戰爭形態相吻合。然而,戰國以後,戰爭的規模動輒幾十萬,不僅常在依山傍水的複雜地形中展開,也越來越講究排兵佈陣與戰術技巧,戰爭的時間也由短平快變為持久戰。這種情形下,戰爭的勝負更多地取決於交戰雙方國力的強弱與主帥統兵能力的優劣,並進而軍事的職業化以及名將的誕生。
與之相對,臨戰計程車氣對勝負的影響力則持續下降,且無論是哀兵必勝還是正義之師等這些春秋以前倍加強調的戰爭影響因素,已逐漸退居二線甚至無關大局。致師所能起到的鼓舞士氣的作用已經喪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而且隨著射程更遠的弩在戰場上的廣泛應用,致師者通常只能做無謂的犧牲。於是乎,致師的消亡便成了大勢所趨。
趙昺對於此都是頭一次聽說,所以即便有敵施用自己也不明白,多半不等他們到前便令開槍、開炮,將敵將擊斃於陣前,哪裡會等他們闖陣禍害自己。而當下的宋軍經過自己之手整編、改造,並重新制定了戰鬥守則。即使有些將官懂得這些‘古禮’,但也會遵守現行的規則,不會遣將相鬥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