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人群對生活的適應本來是平常的變遷,其實世界上這類國土易主,百姓依舊生活的狀況很多,傳統的文化似乎依舊傳承的狀態下不知不覺的也在漸變。而同時政治制度和統治者不斷變更,歷史也在慢慢的演化,昔日的戰場成為桑田,往日的對手一笑泯恩仇。
然而宋朝的文人和士大夫對這樣的事實有願意認知的願望麼?不!他們始終還是抱持著傳統的地域、國家和民族畛域界限,嚴於區分種族等級,在血緣種族愛國主義的立場上堅持到底。這樣的觀念,一直留存,以血緣中心觀點區分世界的親疏,堅持一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
趙昺並不以為這樣不好,當初他也是利用這種基於血緣和種族的愛國之情,將一盤散沙般的行朝及遺老遺少們團結一起,以致對抗蒙元為代表的異族入侵,恢復舊國,奪回故土。然而現在這種觀念卻讓他有些無所適從,不知將如何對待留在北方的同胞。
但在儒法為主體的政治理念的古代社會,只許成功不許成仁,只許成仁不許言敗,否則就是背叛的觀念下,李陵歸降,被誅滅九族,司馬遷為他訴說衷情,也要被判殺頭,有人為之說項,方得閹除生殖器才能苟活存身,那麼無力的百姓就只好做牆頭草了。
繼續煽乎與‘北人’的百年恩仇,後人暈菜的是永遠也說不清楚的漢蒙逐鹿中原,最終歸於團圓一家究竟是兄弟鬩於牆還是國爭天下的一本糊塗爛賬,百年前之國斷非百年後之國,前人愛的國家和我所愛的國家究竟有什麼血緣上的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