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你好,主持人。”
“那我們就開始吧?”見他點頭,女主持人顧馥凝對著鏡頭亮起了清脆的嗓音,“各位觀眾,大家下午好!馥凝又和您見面了。這一時段的五星體育將為您轉播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的第19屆世界青年跳水錦標賽男子單人十米臺的決賽,今天我們請到演播室解說的嘉賓,依然是您非常熟悉的徐金,他是一位現役運動員,在剛結束的倫敦奧運會上他與隊友搭檔奪得了男子雙人十米跳臺的冠軍。您好,徐金老師,歡迎你來解說這次決賽。”
“我也很高興能有這次機會為觀眾朋友解說。”徐金沒有過多的謙辭,簡短地介紹過本次賽會的裁判後,就開始認真地觀看比賽,並穿插個人意見,“現在大家能看到的,是西班牙選手史蒂夫•哈維,他將第一個出賽。跳水比賽決賽的順序,通常是預賽成績的逆序排列,也就是說他在預賽中排名第12位。哦,對了,等一下要出現的排在第10位出場的中國隊的管亞倫,預賽成績排名第3。”
主持人顧馥凝沒有接話,因為她來到體育頻道時間不長,忙著整理一些必要的知識點,同時時而點頭,與徐金互動一二。
“……這位是美國選手,安東尼奧•米勒,他要跳的是207C,向後翻騰三週半抱膝,難度係數不高,只有3.0……恩,他開啟的時間有點早,所以稍微過了一點,水花也控制得不是最好,不過入水的姿態還是可以的。說到水花,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壓水花的動作,是我國教練和運動員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不斷試驗出來的結果,叫做雙掌壓水花。而像現在這位捷克運動員壓水花,我們看一下慢動作就知道了,他是雙手握拳進入水中,以前中美洲和澳洲的運動員大多使用這種方法,後來隨著我國教練去各國執教,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種握拳入水的姿勢了……”徐金依次點評過前八位出場的選手,有幾位第一跳就是上難度的動作,他笑說是跳水運動員的個人喜好使然,而除了對動作優劣發表的那些觀點,他有時也會介紹一下該選手或與之相關人物的背景資料。
體育賽事的轉播,主持人和嘉賓相對輕鬆,在幾乎零出鏡的錄播棚裡,迴盪著徐金略帶沙啞而具磁性的講述,既然無須正襟危坐,他也就隨意活動了幾次僵硬的頸部關節,下一位出場的就是管亞倫了,他的動作分解可是這次賽事的重頭戲了,不能輕忽,徐金定著心神,半垂下眼瞼,再睜開,偶然間在左面不遠的距離,遇到了一雙專注望來的眼,那眼底明澈的光芒,令他心潮捲起極小的旋渦,將一句即將出口的話再度淹沒了回去。
顧馥凝卻是不知道徐金本想說什麼,她面帶淺淺的微笑,因為一些原因進駐體育頻道,還不是很懂跳水比賽的規則,這時看到中國隊員即將登場,就半帶詢問地向徐金討教了起來:“徐金老師您看,下一個就輪到中國選手了,他的預備區域在哪裡?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呢?”
“呃,主持人太客氣了,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你說的這個問題,是有專門規定的,在十米臺上,為了不影響前一位選手做動作,後一位選手必須停留在7.5米的臺階上等待,也不能露出頭,等前一位選手跳下臺去,後一位選手才可以走上十米臺。如果等會兒有正面跳臺的鏡頭,大概能看到等待的選手。”
“原來是這樣,您看,我國選手管亞倫跳的是626B,這個動作的難度怎麼樣?”
“626B,是6組的動作,臂力向後翻騰三週屈體,難度3.5,需要先倒立再做動作,而且倒立必須堅持2到3秒,不然技術裁判會給予扣分。跳臺的單人呢,需要跳6個不同組別的動作,一般選手在跳自己不拿手的組別時會選擇降低難度,經常看比賽的觀眾,大概都知道,管亞倫是一位天才型的選手,看他預賽的成套動作,平均下來,每一跳的難度都接近3.5了,屬於沒有很大偏科的運動員。”
顧馥凝雖然做不了專業的解說,但要照搬念出賽事比分,對她這個播音專業的應屆畢業生而言,卻是小菜一碟:“裁判給出的總得分94.7,目前管亞倫是第一名了。”
徐金沉默了一下,面上不置可否,其實用他們跳水的行話來說只是“暫列第一而已”,畢竟後面還有兩位選手尚未出場,比賽嘛,不到最後一刻,都可能有變數。
就好比預賽排名第一的俄羅斯選手伊爾切科洛夫,他在三個動作之後總分雖然還都略低於管亞倫,但通常只有0.9至1.7的微弱分差,這樣的情況是極有可能在某一次超常發揮後反超中國隊員的,而且根據已在手的資料,伊爾切科洛夫的最後一跳是4.1的最高難度,409C,向內翻騰三週半抱膝,勝負真的是很難說,這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之一了。
附註:
國家名參加選手名
西班牙史蒂夫•哈維(SteveHarvey)
美國安東尼奧•米勒(Antonio•Miller)
澳大利亞丹尼斯•休伊特(dennis•hewitt)
如果您喜歡本作品,請記得點下方的“投它一票”,以及多發表評論,這是對作者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