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一章 商山四皓

熱門小說推薦

<!--go-->

山浩在洞中踅摸了半天,忽然看到地上有一片腰牌,上面的字卻是不大認得。急忙揀起,交與我看。

腰牌乃是純金打造,雕工極是細緻,雙面皆是盤龍紋佈滿四周,正面刻著五個篆文:商山夏黃公。

背面則是精工雕刻的一副畫,四位老者岸然而立於一位公子背後,公子的上首坐著一位長者,身著龍袍,宮女持扇立於其後。

畫中乃是商山四皓輔佐當時仍是太子的漢惠帝劉盈的故事。

據司馬遷在《史記-留候世家》中記載,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來,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

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著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去請開國重臣張良出面。呂釋之對張良說:“您是皇上的親信謀臣,現在皇上想要更換太子,您豈能高枕而臥?”

張良幾番以家事為由都推辭不掉,不得已,只好說:“我知道有四個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羅致而又未能如願的。這四個高人年事已高,因為聽說皇上一向蔑視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漢臣。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們。如果他們經常隨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們,這對太子是很有幫助的。”

於是呂氏兄妹和太子費盡心力把“商山四皓”請來了。

在一次宴會中,太子侍奉在側,四個老人跟隨在後。劉邦突然見那四個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開外,鬍鬚雪白,衣冠奇特,非常驚訝,問起他們的來歷,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

劉邦聽了大吃一驚:“多年來我一再尋訪諸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為何自己來追隨我的兒子呢?”

四個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輕慢高士,動輒辱罵,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

劉邦說:“那就有勞諸位今後輔佐太子了。”四人向劉邦敬酒祝壽之後就彬彬有禮地告辭而去。

劉邦叫過戚夫人,指著他們的背影說:“我本想更換太子,但是有他們四人輔佐,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他了!”

商山四皓憑個人之力,竟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可見其威望之大,影響之深。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都有無數隱士高人,這四位若非張良推薦,或許至今都不會為世人所知。

而夏黃公,則正是商山四皓中的第四位。原姓崔,名廣。字少通。為了孤傲不馴,輔佐太子得位後,便復歸隱山林,創立了“厚土宗”,因其號夏黃公,黃於五行屬土,故而為名。夏黃公也早已位登仙界,名載仙冊了。

厚土宗千百年來並不為外界所知,在道教內部也是極少人才知其人其事,卻並未有人親眼見過其傳人。是以都將其視為遠古傳說,認為傳承早絕,未能流傳下來。

不想今日竟然有幸得見其傳承信物,方信原來史書中所載,果真是確有其事。且據此推斷,傳說中收伏惡龍而不願留名的白衣秀士,則必是夏黃公的傳人。

隱士思想,歷來佔據傳統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如隱士的形態一樣,一向採取“遁世不見知而無悶”的隱逸方式,所以被大家輕易忽略,而容易忘記。

如果強調一點來說,隱士思想,與歷史上的隱士們,實際上,便是操持中國文化的幕後主要角色。至於講到道家的學術思想,更與隱士思想,不可分離。

見我對著腰牌陷入沉思,三濟師兄問道:“怎麼,這塊腰牌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一句話把我從沉思中拉了回來,我將腰牌遞到三濟面前,讓他也看一看。

三濟端詳了半天,也只是說出了商山四皓的故事,對於其他資訊也是一樣的無從下手。

臧卜天說道:“但凡各派信物法器,上面必定有聯絡的切口暗語,如若能找到,那聯絡到童建業也就不難了。”

可是幾個人翻來覆去看了半天,也並無一點頭緒。無奈之下,只好下山。

走到山下時,卻見童建華早立在路口等著我們。一見我們下來,就怪罪道:“你們幾位來此,卻過家門而不入,是為何呀?”

三濟急忙拱手答道:“先生莫怪,事發突然,正準備下山後去拜訪前輩。”

“你們來得正好,我正有事要找你們,我這裡發生了一些難以理解之事,你們幫我看看是什麼。”說罷引著我們走進了他的院子。

走進屋內,老先生招呼我們坐下。說聲稍坐,便到屋內去了。出來的時候,手裡拿著一大一小兩塊扇形透亮的魚鱗片。

大的足有簸箕那麼大,小的也有A4紙那麼大,說道:“你們可認得此物是什麼?”

修道這麼多年,各種妖魔鬼怪倒是見了不少,但是水族裡能有這麼大鱗片的魚類,倒是從來也沒有見過。

臧卜天是山東人,自小在海邊長大,對魚類非常熟悉。他拿在手上看了半天,說道:“這大的我倒認得,就是鯉魚的腮片。只是這小的嘛......倒像是傳說中的龍鱗!”

“龍鱗咋會比鯉魚的鱗還小,不太可能吧。”山浩和山恆嘀咕道。

臧卜天解釋說,傳說龍鱗遇水則會變大,顏色也會由黃變綠,猶如翠玉,且放在船上可以保佑出行順利,躲避風浪。乾旱時可以用來求雨,泡水喝還可以治哮喘。各種功效數不勝數。

既然如此,找盆水來往水中一放便可知曉。片刻後山恆便端了一盆水來,臧卜天看了一下盆子說,小了,要換個大盆。怕變大了把小盆撐破。

換了幾次盆都說小了,最後換了一個最大的塑膠盆。足有一米多寬的直徑。

臧卜天把鱗片小心翼翼的放了進去。一兩分鐘過去了,毫無反應。山恆和山浩臉上明顯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正準備說話,卻見鱗片的顏色逐漸由黃色透明漸漸吃水後變成了淡綠,再至深綠。其光澤鮮豔的程度,遠超我們所見到過的綠翡翠。

而體積,也隨著顏色加深,而不斷地增大,最後一直增大到接近盆邊緣的位置,才停住生長。

無怪乎曹操曾問劉備,操曰:“使君知龍之變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詳。”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一片龍鱗,遇水就可以變得如此之大。鱗片尚且如此,龍的變化就更可見一斑了。

此時童老先生也是一臉的驚訝,眼見著龍鱗在眼前的變化,由不得不相信。傳說中的事情一再被驗證。

“前輩,還沒問這兩個鱗片從何處得來?”臧卜天問道。

“這個,要從一個月前的事情說起了。”童老先生語氣深長的說道。<!--over-->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