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月衛南遷的那些官兵以二線部隊為主,這對衛藩的認自然是大有稗益的。再加上這些年來大力發展科教事業的成果也逐漸顯現出來,衛藩不但老工業部門發展迅猛,甚至還湧現出一批新興的工業部門。並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昔日從印度引進的棉紡技術在與黎族的精巧技藝取長補短後。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再加上國內市場的逐漸開啟。需求日益增大,發展之迅速簡直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看來用不了多久,棉仿工業就將成為衛藩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而絲綢行業則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不過沒關係,海外國家依然對其趨之若驁,所以完全可以內銷轉出口
棉紡工業的發展與仿織機械的改進是密不可分的,雖然趙籌並不記得“珍妮仿紗機”等歷史上工業革命早期的著名棉紡機械圖樣,但正所謂“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在王府重獎發明創造的政策激勵下,各種棉紡機械不斷得到改進。到紹興十五年的時候式樣的仿紗機與織布機的生產效率就已經超過了趙勇記憶中工業革命早期的那些資料紀錄,趙籌不由感嘆,若只論心靈手巧。漢人的確是天下第一的,那些笨手笨腳的歐洲人根本無法相比
不過,也許科教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大。因為那些新機械與技術的發明者中的一大半都是受過新式教育的,文盲更是寥寥無幾,這些掌握一定科學知識的新型工匠自然遠非歷史上英國工業革命早期的那些工匠可以相提並論的。儘管如此。科教事業的發展影響到的行業可遠不止棉仿行業一樣,事實上棉紡行業所受的影響。還算是比較小的除了仿織以外,其他事關民生的“輕工業”部門也都有了空前迅速的發展,這主要得益於趙籌當初受挫後吸取了教。明白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既然趙籌不再急於求成了,時間就還長得很。便沒必要不顧產業失衡的風險而集中力量優先發展以軍工為核心的各種重工業了。不過。趙籌並沒有專門為輕工業操心。因為這類行業利潤不又沒有準入限制,只要政府沒有刻意壓制。讓民間資本放手去幹就好了。根本沒必要操那份心由於趙籌南下瓊州後無所顧忌地將自己掌握的大部分化學知識寫入教材。彌補了中國古代科技在這方面的嚴重不足注第一批化學人才終於漸漸成長了起來。雖然由於趙籌的相關知識結構並不十分完整的緣故,他們目前的貢獻主要還是集中於補完基本化學理論體系注2,化工這個行業要想充分發展起來則尚待時日,但分離提純的工藝卻從無到有地建立了起來。並對很多相關行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為這些知識趙差就算當年記憶力再怎麼不好。畢竟曾經做過那麼多次實驗。陳靈等科技工作者需要做的,不過是將其由實驗室階段推進到工業化生產的階段而已。由於分離提純工藝的飛速進步。黑火藥的質量進一步提高,顆粒化技術也日臻成熟,這為各種新式火器的開發應用奠定了基礎。而文化水平較高的新型工匠則更是軍工科技日新月異的關鍵所某種程度上甚至比合理的獎懲制度更加重要。到紹興十五年末,掛發火槍第一種可用的型號終於通過了初步測試,預計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列裝部隊,令衛軍實現全面的火器化。而像火繩槍這種侷限性老式火器在趙吾看來,只能作為奇兵使用,沒有次用價值,而且仿製起來也忑容易了。所以一直都沒有生產多少與槍械相比,火炮方面的進步就更是令人膛目結舌,短短三年時間內,衛藩生產的前勝火炮已經日臻完善。尤其是在彈藥方面,實心彈、霰彈、鏈彈以及開花彈等各式彈藥的陸續試製成功令火炮的實用性大大增加,部隊裡已經開始有先知先覺者提議設立獨立的炮兵作戰單位了。值得一提的是,衛藩生產的開花彈採用的並非是歷史上早期開花彈所使用的不太可靠的定時延期引信其實也就是固定長度的藥線,也有用香的。,而是相當先進的雷管。只是由於目前衛藩在化工方面還基本停留於實驗室階段,硝酸的生產成本極高。大大限制了開花彈的產量。不過。若將其集中使用,以威懾敵人或者殺傷密集人群。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