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樂萱不想一次的收復了中原,可是那樣一來,仗要多打不說,而且百姓無辜,當然樂萱心裡也明白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樂萱真正想做的就是對比,是的,絕對的對比,康熙是明君,這一點很多人都是認可的。
現在南北兩方各有各的發展,最後樂萱有信心在制度上做到完勝,而且樂萱相信自己的發展最後一定能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不僅僅是樂萱本來知識上的超越,有了萬能空間的幫忙,樂萱所知道的很多都可以成為現實的。
樂萱想上演的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天下畔之。就算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樂萱也希望自己能夠讓所有的讀人清楚的認識到她這裡發展制度的優越,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轉變,有了對比就有了鑑別。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當然這個年代通訊等方面實在不怎麼樣,可是有一點樂萱相信她是一定比康熙那裡做的好的,那就是宣傳。
樂萱的情報網也不是白給的,樂萱自然是有她的辦法。
當然以上的是原因之一不假,同時樂萱也認為藉助康熙的手能夠讓北方的勢力得到一定的打擊,雖然都是旗人可以依靠的,可是滿人的數量與漢人的一比,還是太少了。
有的時候能夠用計謀達到的目標,就不需要動武了,雖然樂萱這一邊的武力值很強大。
本來康熙那裡漢軍旗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發展了,尤其是在三藩之亂裡漢軍旗更是立了赫赫戰功,可以評定三藩一半以上靠的是漢軍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