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漢初的儒道死磕
經春秋戰國幾百年漫天戰火後,至秦漢之交,中國重新實現大一統。政治版圖的統一要求思想界也不能再一直混亂下去,百家爭鳴在外人看起來雖很熱鬧,但對帝國長治久安卻大有害處。當時思想信仰還是著侈品,老百姓並不關心它,真正用它爭風吃醋的是王公貴族士人書生,秦始皇焚書坑儒,推行法家,就是聽煩了耳朵根子下這些儒道法墨的各執一詞,把你們的書都燒了,看你們還玩什麼花樣。當然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書也是燒不盡的,秦二世而終後,新上來的劉漢王朝又面臨著同樣的確立帝國思想之本的問題。
諸子百家到了漢初的時候,各派的勢力消漲發生了新變化。秦以法家苛刑暴政治天下結果落得萬夫所指,所以法家的命數到漢初時就到頭了,“勢術法”這些概念不能再去爭奪對上層建築的控制,所以“下底傳中”,隱於官場哲學的暗處形成了後世的“厚黑學”繼續發揮作用。陰陽五行家的中心思想被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隔匯貫通,作為一門獨立的學派也就消失了。墨家在思想層面雖然很有建樹,但它的傳承中墨子之後就沒再出現象樣的大師,學派組織沒有維持下來,其學說也就式微了。其它兵家、農家、縱橫家等大都偏科嚴重,無法提綱挈領地統一思想,所以到了漢初也就後繼無力。算來算去,有資格繼續華山論劍的也就只剩下發端於鄒魯的儒家和始創於楚地後發揚於齊國的黃老學說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