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皇子公主,代王殿下苦就苦在沒有生母庇佑。即使皇后寬仁,不會苛待庶出皇子公主,但她對待其他皇子公主的態度始終只保持在溫和上,並不會過於親近,更別提關照。
太醫署令心下嘆息,開始為代王殿下施針。
畢竟是皇子龍孫,若是代王殿下有個好歹,第一個倒黴的就是太醫署,他哪裡有心思來憐憫代王,只盼他能夠儘快退熱,別留下什麼後遺症。
太醫署令沉下心,就在他手中毫針刺進代王右手外關穴的時候,那隻蒼白瘦弱的小手忽地一顫。太醫署令霍地扭過頭,卻見到床榻上穿著白色裡衣的男孩慢慢地睜開了眼睛。
蕭明晟便是在此時恢復了意識。
他的神情怔然,似乎仍未分清自己究竟身在何處,只顧呆愣地看著殿頂,連身上的不適和手上的細微痛感都沒有察覺到。
從至德二年正月始,一直到十月,死守了整整十個月的睢陽城終於還是倒在了狼牙軍的馬蹄之下。縱是蕭明晟與一眾將士同門捨命拼殺,終究沒能阻止睢陽陷落,狼牙軍南侵。
蕭明晟明白,無論是河南節度副使張巡還是他手下軍民、江湖上自發聚集而來的各派俠士,他們都盡力了。懸殊的兵力下,沒有後勤支援的睢陽城能夠堅持十月之久已經是奇蹟。
死在守護大唐的戰場上,是他的宿命,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死殉大唐。
畢竟,在成為萬花谷谷主東方宇軒的弟子蕭明晟之前,他忘記飲下那一碗孟婆湯,以至於隨著年紀增長,他漸漸憶起了前世種種,幾乎分不清現實與夢境。
“代王殿下,代王殿下?”
太醫署令見蕭明晟怔然望著屋頂,眼珠不動,似乎陷入了魔怔中,連忙開口喚道。
蕭明晟被打斷了思緒,眼珠動了一下,慢慢扭過頭看向床邊。
這一看,蕭明晟愣住了。
他死死地盯著老者身上從七品下的官服,片刻後,他的目光上移,落在了老者的臉上。他的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什麼,但喉嚨裡的乾澀讓他說不出一個字來。
太醫署令連忙道:“代王殿下,微臣正在為您施針,暫時還無法飲水,還請稍加忍耐。”
蕭明晟目光一瞥,看到自己扎著毫針的右手,慢慢地點頭。
蕭明晟師承萬花谷谷主,但坐鎮萬花谷的七聖與諸位客卿對著蕭明晟的時候從不藏私。蕭明晟雖然不是藥王孫思邈門下杏林弟子,但藥王對他的用心程度不亞於自己的親傳弟子。再加上蕭明晟兩世為人,生而有異,比起第一世的聰慧,第二世更是達到了過目不忘,悟性極佳,出谷時的醫術已然是一眾杏林弟子中的佼佼者,太素九針現存的八針,已然全部參透。
太醫署令恐怕怎麼也想不到,論醫術,這個自醒來就顯得木訥,老老實實由著他施針救命的代王殿下要更勝他一籌。
對比一下其他宮室裡不好伺候的妃嬪皇子,太醫署令看著這個自小體弱多病,喝藥如喝水,但從來對太醫署醫官的治療極為配合的代王殿下,心首先軟了三分。
聽話的病人哪個醫者不喜歡。再加上那張雖然病弱但依舊極為出色,不難看出日後俊秀的臉蛋,已過了知天命年紀的太醫署令想起自己的小孫子,施針的時候更加小心了。
殊不知,蕭明晟藉著太醫署令施針的功夫,整合了身體裡殘存的記憶。雖然面上仍顯木訥,但心中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蕭明晟在被太醫署令稱為“代王殿下”的時候,並沒有驚訝於現在的身份,因為他確確實實曾經被封為代王,並在受封代王的第二年就被立為皇太子。
除了蕭明晟這個名字以外,他前世的時候還有一個名字,名叫李弘,即唐高宗皇帝李治與則天皇后武氏的嫡長子,於上元二年因病而逝,死後被追封為帝的太子李弘。
第2章 大唐盛世02
李弘自幼便被父皇立為儲君,一眾兄弟姊妹中,他從來最受父皇器重寵愛。只是,他身子骨不爭氣,從來大病小病不斷,二十三歲的時候就病逝了洛陽行宮中。
死亡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其實蕭明晟自己也不太清楚。因為他就像是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已是五十年後,呱呱墜地的他成了鎮上一位蕭姓秀才的兒子,沒有過往記憶的蕭明晟過了三年無憂無慮的幼童生活。
只可惜,好景不長,一次回鄉探親中,他們一家遭遇了山賊劫道,蕭明晟的雙親皆命喪山賊之手。還是後來做了他師父的東方宇軒路過,除掉了那些山賊,救下了他這個唯一活口。
彼時正是開元十六年,東方宇軒還沒有創立萬花谷。
東方宇軒本打算一人遊歷中原,走遍名山大川,訪遍天下名士。他雖然救下了蕭明晟,卻沒有打算帶在身邊的意思。無論是送歸鄉里還是找一戶好人家給點銀子養著蕭明晟,都是不錯的出路,也算是仁至義盡。
但這一切打算的前提是東方宇軒沒有發現蕭明晟極佳的習武根骨以及讓他驚歎的悟性。
東方宇軒捨不得這樣的好苗子荒廢在鄉野間,鄭重問過蕭明晟的意見後,東方宇軒將蕭明晟收入門下,亦徒亦子地養在身邊,悉心教導。
三歲的蕭明晟就這樣跟著東方宇軒滿天下地走著,也不嫌苦累,反而樂在其中。蕭明晟很親近東方宇軒,孝順貼心,教給他的東西還總能夠以著最快的速度領悟並化為己用。東方宇軒本就天縱奇才,見多了世上庸才,如今遇到蕭明晟這塊良才美玉,自然是越看越滿意。
開元二十三年,蕭明晟十歲,東方宇軒終於停下來,在秦嶺青巖建造了萬花谷,廣邀天下奇人異士。沒兩年,萬花谷就成了大唐有名的風雅之地,幾乎能與長歌門相提並論。
然而,入住萬花谷沒多久,蕭明晟上一世的記憶就開始復甦。一開始還以為那些只是光怪陸離的夢境,但很快蕭明晟就意識到,那些不是單純的夢境,而是真實發生的過去。
開元二十三年的時候,大唐還是一片盛世之景。在位的是他同母弟弟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而讓蕭明晟心情頗有些複雜的是,李隆基曾被母親過繼給他做嗣子。
雖然蕭明晟在恢復上一世的記憶後依舊很難對身在帝位的嗣子兼侄子有什麼慈愛的心情,但見他治下大唐有盛世之景,蕭明晟還是相當欣慰的。
只是,蕭明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開元盛世沒能持續幾年,李隆基就昏了頭。先是聽信武惠妃讒言,殺害了包括太子在內的三位皇子。又奪了兒子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親小人,遠忠臣,大行奢靡,可謂是做盡了荒唐事。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那亂臣賊子就以“憂國之危”為名在范陽起兵。
李隆基昏聵,竟在數日後才相信安祿山造反,貽誤了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