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是王皇后準備養成的攻略者4號,這個攻略不是要當他媽,是要將他養成小情人的。結果現在,好感度是上來了,但居然弄出個慈母評價,王皇后能高興就怪了。
也就是王皇后默唸李平才五歲,年紀太小不足以意識到她的魅力,這才讓王皇后勉強壓下心中的憋悶。
清楚聽到王皇后對細桶抱怨內容的蕭明晟垂下眼,心中微嗤,但面上裝作恭順親近的模樣,認真地吃著立政殿小廚房精心做出來的糕點。
在立政殿坐了一會兒,蕭明晟起身告退,隨行的宮人則捧著王皇后的賞賜,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臨照殿走去。
臨照殿位置偏僻,當初會選擇臨照殿作為武媚娘養胎的地方,就是看中了臨照殿少有人煙,避免有人發現武媚娘戴了假髮,長相與曾經的武才人相同,但現在作為代王寢宮就顯得太過偏僻。
李治想過給蕭明晟遷宮,是蕭明晟拒絕了,拿出的理由是現成的,不想離開母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李治憐惜兒子便沒有給他遷宮,但加派了人手,將臨照殿上上下下修了一個遍,再不是當初那個偏僻簡樸的宮室了。
蕭明晟回臨照殿的路上遇到了李睿和李瀅玉兄妹倆。
李睿一見到蕭明晟,目光微沉,而一旁的李瀅玉,臉直接冷了下來,近乎惡狠狠地瞪向蕭明晟。
這段日子裡,李睿和李瀅玉享到的待遇並沒有什麼不同,真正起了變化的是人心。他們從前能夠感受到父皇對他們毫無保留的寵愛,但現在,那份寵愛明顯淡了幾分。雖然他們依舊受寵,但他們明顯感覺到了不同。
現在真正被父皇放在心上寵愛的是代王李平,不是他們。
這種發現讓他們格外不服氣,尤其在李睿和李瀅玉發現,他們的孃親對李平更好了的時候,他們的肺都快氣炸了。
搶了父皇,還搶孃親,這個代王怎可如此無恥!
如果不是身前身後一群人,無數雙眼睛盯著他們,李睿和李瀅玉真想兄妹齊心,狠狠地揍這李平一頓。
但是!不能失禮,不能讓孃親不喜。
深深呼吸,李睿和李瀅玉向蕭明晟行禮,口稱“五兄”。蕭明晟亦回禮,稱呼“睿弟,瀅玉妹妹”,端得兄友弟恭,和諧有愛。卻只有他們自己才聽得清楚,李瀅玉在與蕭明晟錯身而過的時候,冷冷地來了一句“你給我等著”。
李睿亦目光冰冷地瞟了蕭明晟一眼。
李睿與李瀅玉是兄妹倆,別看平日裡天真爛漫的模樣,時不時噎某個寵妃一把還能裝作童言無忌,事實上,他們心裡比誰看得都清楚帝后想要看到什麼。因而哪怕再看不慣蕭明晟,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地甩臉子,只敢悄默聲地威脅兩句。
蕭明晟目光不動,就像是沒聽到李瀅玉的小聲威脅一樣,神情淡定極了。
三世為人,如果能被這兩個小傢伙嚇到,他也不必爭什麼皇位,鬥什麼王皇后,老實病死得了。
蕭明晟步履從容,悠然地走回臨照殿中。
剛走到臨照殿外,蕭明晟就發現殿外的皇帝儀仗。蕭明晟快走兩步,走進殿中,果然見到正在翻閱他作業的皇帝。
蕭明晟的臉上露出笑容,大聲道:“阿耶。”
李治看著這幾日健康精神不少的兒子,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來。他抬手拍了拍蕭明晟的肩膀,道:“去看皇后了?”
“是,兒子剛才去拜見了皇后殿下。皇后殿下對兒子很好,兒子很感激她。”蕭明晟言不由衷地道。
王皇后有些不尋常的手段,按照細桶所言,他父皇對王皇后還持有60點好感度,願意與她相敬如賓,短時間裡,王皇后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
再者,就衝著那非人非鬼的細桶,蕭明晟也不敢現在就讓父皇發現王皇后的異常,以免她狗急跳牆,利用細桶幹出什麼事情來。
這也是蕭明晟對著王皇后表現得恭順親近的原因。
反正蕭明晟現在週歲才五歲,想要做什麼都有心無力,不如先穩住王皇后,日後再謀其他。
李治笑了一下,隻眼中有些嘆息,緩聲道:“梓潼很好,確是一位慈母。”
只可惜,她出身的太原王氏行事張狂,那些個世家大族太不將皇室放在眼裡。現在李睿還沒有坐上太子之位,王家已經有了外戚之勢,若是日後李睿登基,那王家豈不反了天去。
可中宮已經有子,不立嫡子為儲反而影響江山社稷,尤其長孫舅舅和褚遂良等輔政大臣還站在王家那邊。他之前昏了頭,並不覺得立李睿為太子有什麼不好,可現在想來……
李治無聲嘆息,他看向自己病弱的兒子,忽然想起在媚娘懷孕之時,尚不知男女,他已然想著這是一個兒子,還想為他取名為弘,未嘗不是希望這個兒子能夠打破世家桎梏。
思及此,李治忍不住道:“平兒,阿耶給你改個名字可好?”
蕭明晟心中一動,他抬頭看向李治,道:“當然好,阿耶取的名字,兒子都喜歡。”
“就叫弘吧。”李治將當年想好的名字說出口,聲音微沉,“弘者,光大也。弘兒的日後……”頓了頓,李治心下搖頭,而後道:“只要平安順遂就好。不過,弘總比平好聽些。”
“李弘。”蕭明晟唇角翹起,道:“兒子喜歡這個名字。”
李治攬住蕭明晟的肩膀,道:“來,弘兒,阿耶剛才看過你的功課,你的這個字欠些火候,這裡……”
李治站在書桌旁,就著蕭明晟的寫的字,李治開始點評,用硃筆圈出寫得好的字,差些的則帶著蕭明晟寫了兩遍。
蕭明晟老老實實地練字,絕口不提這些爛字其實是他費盡心思寫出來的。雖然他現在年紀小,腕力不足,寫出來的字沒有風骨,但不至於會這麼難看。會有這個效果,是蕭明晟竭力兜著自己的進度,努力裝出初學者的成果。
畢竟才剛練字,再好的天賦也不能在書法上一蹴而就,寫得太好反而有些詭異。
慢吞吞地寫著字,蕭明晟垂眸看著宣紙,心中瞭然。
他知道,父皇準備立太子了。這太子之位,毫無疑問會落在襄王李睿的身上。立太子的同時,父皇會加封諸皇子,趁機給他改一個好名字也不會太過打眼。
畢竟,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新任的太子殿下身上。即使有人注意到他的身上,李睿太子之位穩固,他們也只會將他當做是父皇安排輔佐太子的賢王。
太子,李睿。
無妨,這時日還長著呢,李睿能不能笑到最後還為未可知。遠的不說,就是本朝,從建成太子到承乾伯父,不都是做了太子卻沒登上皇位嗎。
即使是一人之下的太子殿下,登基之前的變數太多,從古至今能夠順利繼位的太少。再有太原王氏給李睿拖後腿,那一大家子想要的